魂断威尼斯(1971)

Morte a VeneziaUP:2021-06-10

《魂断威尼斯》(义大利语:Morte a Venezia,英语:Death in Venice)是一套1971年首映的意大利电影,由卢奇诺·维斯孔蒂执导,狄·保加第(Dirk Bogarde)及伯恩·安德森等主演。此片亦是是维斯孔蒂“德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魂断威尼斯

评分:8.2 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 编剧:卢基诺·维斯康蒂 / 尼古拉·巴达卢科 / 托马斯·曼
主演:德克·博加德 / 罗慕洛·瓦利 / 马克·伯恩斯 / 诺拉·里奇 / 马里莎·贝伦森 / 凯荷·安德烈 / 伯恩·安德森 / 西尔瓦娜·曼加诺 / 莱斯利·弗伦奇 / 佛朗哥·法布里齐 / Antonio Appicella / Sergio Garfagnoli / Ciro Cristofoletti / Luigi Battaglia / Dominique Darel / 埃娃·阿克森 / Marcello Bonini Olas / 妮可莱塔·埃尔米 / 米莱拉·班斐里 / Marco Tull
类型:剧情 / 同性
片长:130分钟地区:意大利 / 法国
语言:英语 / 意大利语 / 波兰语 / 法语 / 俄语 / 德语
影片别名:威尼斯之死 / Death in Venice
上映:1971-03-05(意大利)
IMDb:tt0067445

魂断威尼斯简介

1911年,德国作曲家阿森巴赫(德克•博加德)怀带丧女之痛来到威尼斯,想藉水城美景舒缓心情,可是一切景致所勾起的不过是更加伤心的回忆,直到在旅馆里邂逅美少年塔奇奥(伯恩•安德森),对方宛如希腊雕像般的容颜才令他浑身颤栗,浑然忘我地沉醉在激动的热情中。
  其后,威尼斯城被瘟疫所笼罩,但官方刻意封锁了消息。阿森巴赫逐渐发现这一惊人的危机时,没像其他人一样慌不择路想尽快逃离,相反为了多看塔奇奥一眼,甘愿染上瘟疫命丧威尼斯。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提名)皮埃罗·托西 第2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卢基诺·维斯康蒂 第24届戛纳电影节25周年纪念奖卢基诺·维斯康蒂

简评

这是一部关于男同单恋的电影佳作,更是一部关于感性与理性、美与丑、生与死的杰作,改编自托马斯·曼最好的中篇小说《魂断威尼斯》,作家终生隐瞒他的同性恋身份。电影巧妙地将原著中的作家改成作曲家,而电影配乐方面成功地用了古斯塔夫·马勒的《第3号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一小段和《第5号交响曲》第四乐章。马勒的音乐代替了对白,那是一种对人世间绝美的追求以及为此甘愿付出所有的代价,那是一种奢华散尽的没落风华。在瘟疫的笼罩下,作曲家阿森巴赫竟然选择冒死留下,只为了多看美少年塔奇奥几眼。日落黄昏,塔奇奥在海滩上缓步行走,此情此景,作曲家死于威尼斯的丽都——艺术家愿意为了美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置之不顾。音乐、小说、电影,马勒、托马斯·曼、维斯孔蒂,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艺术家们共谱出美、爱与死亡之诗篇

并不是关于同性之恋,而是关于艺术、美、青春、人在情感和理智之间的挣扎这样的永恒主题。行将就木、死气沉沉的老大叔受到青春和美的诱惑,终于走向他理想中的圆满和死亡。道理我都懂,但是真的爱不起来。铺满了我完全无法忍受的古典乐,镜头、场景都散发出浓浓的古典味道……如此精美、不动声色、华丽哀伤的表达,反而像影片里主角被呵斥的那种用极度的严谨和理性传达美感的方式,这么看倒是有点讽刺。可以说是一场艺术家奉献给美神的祭礼,然而在我看去却像一场毫不动人的自我感动。男主角演技很好,muse的选角可以,但是觉得导演没有把他的美拍得震撼人心……

导演镜头下威尼斯如油画般质感,唯美奢华装饰品构成华丽的构图。音乐家创作的迷惘,魂牵梦绕的暗恋,塔奇奥希腊雕塑般的美丽,中段闪回,才明白他是来释怀丧女之痛。几个体现出音乐家暗恋塔奇奥入骨髓的表现,冒着最大勇气告诉疫情给塔的母亲,音乐家为了表白焕发第二春,用镜头尾随音乐家窥视并跟随塔的步伐,这里光影晦暗中有光,凄美的古典乐,将暗恋的情愫最大释放出来,欲言又止的苦恼,苦极而泣和笑。尾声音乐家想保护塔,无奈身染病毒而无力,在点点海光望着他的剪影,含笑魂断威尼斯。

维斯康蒂的电影总是给人神奇的体验,好像是来自19世纪甚至更早的电影,虽然他在20世纪讲述20世纪的故事,电影中的爱情无外乎几大类,有清新的,有感人的,有禁忌的,有写实的,或者把这些交杂在一起的,但魂断威尼斯拍出了希腊神话般的悲壮与宿命感,毫不掩饰自己的美与力量。现在的爱情片已经成了垃圾场,中国人怕审核,盛产阳痿;美国人怕女权,盛产无脑故事,欧洲人还算争气,前几天看的温蒂妮还是挺有感觉的,不过他们怕票房太惨,正在像中国或者美国靠拢,倒是日韩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奇葩,没什么营养但真的有意思?

若论文艺电影,当属法国不假。绵延婉转的提琴和弦乐将故事渲染,全片的摄影既充当了教授追寻美少年的视角,又从某种程度上是上帝之眼对教授本身的窥视,带有宿命意味。西方电影习惯对精神和心理进行探求,此片通过细节和回忆的铺衬,完整了教授对美少年的痴迷来源于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创伤,丰满了情节,也多添了几分悲剧色彩,但生命有恒,故事的美来源于超脱生活又紧扣生活,教授的执迷从头到尾不过是一种“相”,一种来源于内心的贪恋,而所有的遗憾也绕不过中国的老话“色字头上一把刀”,也是禅宗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原著更精彩,电影无暇照顾的几个课题:灵与肉应该如何取舍?文艺创作者是该透过具体的东西来认识美,还是通过抽象的思考来认识美?本文唯一一次抽象转化为具体的就是死亡,是否这就是触不可及的爱情的结局?美与丑,生与死,其间距离就是灵肉之间一样迷离。说回电影,本片结局令人惊叹,达秋化身丘比特,重回波光粼粼的天堂,他注定不属于阿申巴赫,阿申巴赫面色惨白,头顶流出沥青般瘟疫的死黑,最后一刻仍然尝试捕捉达秋的身影。值得一提是的阿申巴赫两次吃熟透的草莓,多次对美与丑的打量与印象,都为本片增加了神秘色彩,也为后世同志电影建造了一座情感灯塔。

那个霍乱弥漫的年代,那个垂垂死去的威尼斯。维斯康蒂对于那个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都让这部作品有了更多的意义。所有的属于那个时代的种种困惑和恐慌都过了如此之久,人们有了新的威尼斯,新的生活,新的意大利,新的德国,新的困惑,新的恐慌。可是那种死于美的追求,是否还会罩在城市的上空呢?世上是否还会存在阿申巴赫,存在飞蛾扑火的艺术家,这是个问题。因为在这个所谓的现代的新世界里,人们的异化和分裂,却做得如此自然,应付得如此巧妙,竟连更深程度的癫狂也不会了。

用古典主义描写一幕缓慢的、无法避免的死亡。当音乐家的目光第一次掠过达齐奥,这单向的窥探便开始愈发大胆地出现在威尼斯的每个角落。在文学与音乐的配衬下,对于俊美少年的迷恋悄然升级,转化成无法停止的追逐。瘟疫流行下的威尼斯小城危机四伏,官方愚昧着大众,企图用音乐、海滩和美酒抹掉一切疑虑和不安。最终,音乐家乖乖就范,在海滩上,在最后一次凝视中狼狈地死去成为无法逃避的结局。无人知晓,谁能抵挡达齐奥的金色卷发,以及他躲闪而又热烈的目光呢?

耽溺。看完原著肯定想看一下让阿申巴赫把持不住的美少年达秋的“真实”模样。从只有感觉没有剧情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打从开始我也是在寻找文字之外感觉的扩散。跟书本不一样的地方是,最后看出来一点嘲讽的味道,开始阿申巴赫是如何表示对轮船上假扮年轻的老人的蔑视,没想自己带着一张涂脂抹粉的脸失去了生命和尊严。这片的意义不在同性的迷恋,是年长者对青春的迷恋。更深地讲,就是对生命充满无限遗憾,这样的欲望一旦突破理性的羁轭而表达出来,就跨越了某种人类应有的矜持。

.0维斯康蒂比较另类的作品,细腻的调度含蓄地展现出比《北斗七星》更加复杂的情感,可以视作维斯康蒂人物内心戏登峰造极之作。大篇幅地运用配乐渲染气氛,铺垫极度到位,将观众的共情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同时画面层次感可比《豹》,几处景深的处理甚至与安东尼奥尼相毕肖。但与不同的是,在同样大气、空旷而略显虚无的构图场景之下,维斯康蒂多用长镜头的推拉去展现人物的特写,比安公静止而近乎克制的冷酷道德拷问多了一丝情感探究和人文关怀。有少数地方蒙太奇的剪辑点略突兀,配合演员的表演使得格外出戏,算是本片一个小小的减分项。

男孩的演员被此片深刻影响甚至是毁坏了的生活就是人性尊严的价值及必要的明证。艺术在此语境之中不过是一种卑琐的色情。就电影本身而言,被凝视的必须是一位男孩。如果是女孩,那么哪怕避开所有的体液和肉欲,仅仅是那种古来有之的目光也足以让她坍塌,并且这种艺术效果上的缺陷还很可能引来女权批评,把观众的着眼点拽到影片内核之外的远处。相反,唯有生理性的尺度和男孩光洁的肌肉之间的化学反应,才能把人与死亡的决战呈现得那样触目惊心,并且以不可抗拒的方式昭告世人:美学,至多也只能是一场流亡。赫尔佐格说得好:宇宙不懂得如何微笑,我们应该对此心存感激。

[A]+ 一次成功合适的改编,将优秀文学变为优秀电影。给想将心理描写为主的小说搬上银幕的人一个很提纯的简单有效方式:维斯康蒂制造的华丽古典影像与托马斯曼的浪漫景物描写都是客观的,而主观的从原作中的心理描写与美的探讨(文字)变成了代表他情绪的音乐,所以把主角从作家变成作曲家是极其精准合适的,这处修改是文学改编电影的典范。马勒满溢情绪的交响曲是打开触碰破男主面部特写中表情变化后狂热追求的孤独灵魂的钥匙,这种炽热从影像发散到观者内心,对pure beauty的极端追求的主题只是用三次闪回简单交代,主题几笔带过而重点还是表现状态,没有变成大段冗长的独白,用演员表演场面镜头调度与音乐展现这首爱与死之诗,这种点到为止也部分消解了原作某种程度上的“笨重”,散发着电影的魅力,真正的大师改编大师。

获得奖项

  • 第23届戛纳电影节
    第2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25周年纪念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4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第4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Director / 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服装设计
  • 第2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2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Art Direction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Track / 最佳摄影 / 最佳服装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or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Direction / 最佳影片
  • 第16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16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Director (Migliore Regia)
  • 第24届戛纳电影节
    第24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25周年纪念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魂断威尼斯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