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曝内幕(1999)

评分:8.2
导演:迈克尔·曼
编剧:迈克尔·曼 / 艾瑞克·罗斯 / 玛丽·布伦纳
主演:阿尔·帕西诺 / 罗素·克劳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戴安·维诺拉 / 菲利普·贝克·霍尔 / 林赛·克洛斯 / 黛比·玛扎 / 斯蒂芬·托布罗斯基 / 科鲁姆·费奥瑞 / 布鲁斯·麦克吉尔 / 吉娜·格申 / 迈克尔·刚本 / 雷普·汤恩 / 林恩·瑟格本 / 海莉·凯特·爱森伯格
类型:剧情 / 惊悚 / 传记
片长:157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日语 / 阿拉伯语
影片别名:局内人 / 夺命烟幕 / 知情者 / 内幕新闻 / 惊爆内幕
上映:1999-11-05(美国)
IMDb:tt0140352
惊曝内幕简介
劳埃尔-伯格曼(艾尔-帕西诺饰)是CBS电视台“60分钟”节目的王牌制作人,和德高望重的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克里斯托弗-普拉默饰)向来合作无间。乔佛瑞-维根(罗素-克罗饰)刚被大烟草公司解雇,他的人生似乎瞬间坠入谷底。伯格曼收到一份显示烟草公司制造的香烟对人体有害的报告,找到维根来翻译。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维根便感觉到有人在跟踪监视自己,并给家人带来极大的威胁。烟草公司提醒维根与自己签署的保密协议,他将不能公开任何有关香烟制造的研究给公众。维根不想失去医疗保险等等对家人生活的保障,然而又在备受良心拷问。他最终决定向外界宣布这一切,即使违反保密协议。他先和伯格曼录制了一集“60分钟”栏目,然后前往密西西比州出庭作证控告烟草公司。
然而,烟草公司比他更快一步申请了言论禁制令,他妻子带着两名女儿离去,“60分”栏目又遭到CBS禁播。这一切巨大的代价让人压不过气。维根和伯格曼成了单打独斗的勇士,他们面对内心的正义、勇敢,并一直坚持。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迈克尔·曼 / 皮特·扬·布拉戈 第57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导演(提名)迈克尔·曼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罗素·克劳
获得奖项
- 第39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最佳男主角 - 第57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音响 / 最佳剪辑 - 第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男主角 - 第64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 最佳男配角 - 第5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迈克尔·曼 Michael Mann导演
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饰 Lowell Bergman
罗素·克劳 Russell Crowe饰 Jeffrey Wigand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饰 Mike Wallace
戴安·维诺拉 Diane Venora饰 Liane Wigand
菲利普·贝克·霍尔 Philip Baker Hall饰 Don Hewitt
简评
喜欢罗素和阿尔站在夜晚汹涌着的透明碧波岸边的镜头,医疗器械般清醒过头的可怖和浮出身体的有实感的冷,阿尔的湿发。实际上没怎么表现出标题的惊爆,并非内容在程度上先天性欠缺,而是跨度过长致使后半段逐渐松散导致转折缺乏柔韧自然度的直接观感,当成美国主旋律来看,也就无可避免的有股溢于荧屏的尴尬(即便是像我这样重度偏爱Al的人...)两人通电话那段第一感觉是一定会被国内鸡汤专区青睐并断章取义放进视频。。:据说帕帕因为此片还举荐罗素角逐奥斯卡
我喜欢剧本,很多台词都很妙,反而画面上中规中矩,太多升格镜头,不过也许是努力为了配上优秀的音乐。另外不知是我看的版本压缩过还是原本声音处理上就有些问题,整体声音很小,部分句子是后期声,很跳戏。演技上阿尔帕西诺比罗素克劳逊色不少,感觉阿尔帕西诺还是有点美男架子,而且摆脱不掉身上的黑帮范儿,比起制片人,更像是个卧底黑帮多年的探员…剧本太喜欢了!再说一次!
个人对抗体制的无力大概也算得上是好莱坞的热门题材,这部也是,一个烟草公司内部人员揭发公司黑暗内幕却处处受挫,最大亮点是没有把主角塑造成无辜卷入纷争的傻白甜,公司作梗使拌,新闻避之不及,个体自身也有自卑退缩,重重压抑加剧了现实的黑暗。可惜的是律师一方描得还是偏白,作为对立面的黑心公司又太空,若能详细点出此事对簿公堂会对各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会客观不少。妻子的不信任乃至独自离开,公司的暗中威胁,社会新闻的不作为,这些都是对男主的打击甚至动摇,后半段大量阴暗黑沉的片段都是着力于展现他的内心挣扎,可就是没表现出他都在挣扎些什么,就像是光呆在那什么也没干,正事都交给了帕西诺的角色,这个角色四处乱转,也做不出能推动情节发展的事情来,一堆废戏。这个故事本可以有更犀利有力的呈现,这样可惜了。
【A+】个人观感甚至比《盗火线》还要好,可能是这个导演最好的作品。迈克尔·曼绝非“夜戏之王”这么简单,他对「光」的感知力几乎是同类导演最佳。黄、绿、蓝所代表的室内灯光、室外路灯和自然光为镜头下的夜晚勾勒出完美的轮廓,三种光影也并非独立,而是在场景的需要下共存,甚至在某些时刻下形成了蓝绿色调的融合以及完美过渡。与此同时,萨克斯的吹奏与节拍器的使用赋予影像幽魅而空灵的质感,极其凝练有效的主旋律拍法,迈克尔·曼是最不该被忽视的类型片导演之一。
此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当保密协议与良知相抵触时,各种施压和威慑压得喘不过气,坚守科学家的良知和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则成了最后的底线。即使略显拖沓的剧情也没有掩盖住激烈的内心煎熬和挣扎。两位重量级演员都是我最喜欢的老戏骨。罗素·克劳的内心戏和阿尔·帕西诺的爆发力,将两位孤胆英雄演绎的淋漓尽致。配乐很好,特别是男高音与剧情的发差效果特别棒。
好电影。摄影上运用大量中长焦压缩空间,人物在镜头中穿入穿出,这是晃的很舒服的画面,既有纪实感更有压迫感。用光上大胆运用硬光,高对比,很有黑白片的年代感,增加冲突感。音乐多样,罕见的在这种题材中运用吉他,从那段开始配乐紧随剧情和主角心理不断变化。台词信息量大,潜台词丰富,比如,有什么不同吗?是说作证被报复和妥协被威胁没分别;帕西诺说我赢了什么?及辞职时说的话意在表示新闻自由不存在,虽然这次成了也不能说是新闻自由,像他之前另一台词说的新闻自由是上层的不是我的。影片结束说威胁从未被调查,威胁人从未被传唤也说明了这一点,赢了什么?
我觉得本片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展现普通人在道德层面上的挣扎,他们要在现实生活困境和良知理念困境中来回踱步,即使阻碍重重,但最终他们还是为了心中理想和正义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开头我以为主要讲揭露烟草行业内幕,其实讲的是新闻自由。伯格曼这样近乎理想主义的偏执交给Al Pacino来诠释很合适,不过这次我觉得罗素表现更好,就是整部片子还是过于长了,有时候感觉剧情焦点会模糊。三星半
仔细想想90年代和阿尔合作的年轻人的表演真是各有各的的出彩,《忠奸人》里的德普,《情枭的黎明》中的西恩潘,《魔鬼代言人》里的基努里维斯,还有这部《惊爆内幕》中的罗素克劳,即使阿尔帕西诺是那么出色,每次都强势的从一出场就占据了上风,但这几位年轻人表演起来依然保有自己特点,塑造的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就比如罗素克劳塑造的维根坦博士一样,坚韧又充满正义感。他们后来无一不是好莱坞的实力派演员
手持摄影和冷灰色调真是迈克尔曼的标志。整个片子风格很统一,节奏也稳,没有让人感到松懈的地方。笔墨都在刻画双男主,挺捧演员。帕西诺太正气了,演这个手到擒来,怼华莱士和上司的那段演讲堪比闻香识女人。罗素克劳演出了普通人的挣扎,畏手畏脚、情绪化的模样令人想到两年后美丽心灵里的纳什。类似歌剧的音乐和电子音乐都有使用。剪辑也很不错。
-Wallace:你会后悔公开真相吗?-Wigand:有时候我希望我没站出来,有时却又感到有这个义务。如果你问我,会不会再这么做,值不值得?我认为值得。—— 真相,有时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愿意承担风险、能够挺身而出?即使勇敢发声了,也不代表一定能被公开被得知被接纳。在现实世界里,颠倒黑白、扭曲是非、炒作控评等状况屡见不鲜,有多少人能坚持尽量不撒谎、不欺骗、不造谣、不诽谤…拥有实事求是的较真态度呢?—— 今年四月先后观看2015年韩国+2006年美国《局内人》,发现《惊曝内幕》也又名《局内人》就想看看,结果愣是拖到九月才终于观影。影片的故事剧情让我联想到《华盛顿邮报》《黑水》《聚焦》以及日剧《白色巨塔》等影视作品,而罗素·克劳在本片中的表演时常让我联想到《美丽心灵》。
开头剧本写的真是稀烂,而且还嫌类型片做的不够彻底,还要加一些无趣的元素把类型感推到极致,无语无语。全靠演员来补。中间罗素为主,他把一个每天都备受压力的普通人演的味道太足了,眼部大特写镜头里捕捉到的始终的犹疑和愤怒,注意力全被他抓去。后段阿尔为主,巅峰期的霸气,还是一个眼部特写,办公室内的背叛,人物情绪的转变还挺多重的,阿尔的表演始终能压得住人物。各位群演的构成不乏亮眼的表现。后段的故事虽然主旋律但也还算正常发挥。配乐好评。
简单的事件,鲜活的角色,深刻的剧本。叙事上,从多维度地解构了事件引起的风波,乍看是一宗司空见惯的商业丑闻,但实质上却牵连了许多小人物的命运——任何人都要面临道德与利益之间的权衡取舍。表演,几乎所有角色都收放自如——老帕坚决、斗士般的职业操守;罗素高劳的纠结与绝望;Plummer连举起咖啡杯的动作都是戏!剧本对白加分,角色在面临进退两难的选择时更能突显出人性的光辉或丑陋(影片设置了很多这些桥段),最精彩的是老帕最后也像罗素一样成为“金手指”去爆自家的内幕,一部讲述伟大的普通人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