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2009)

BrünoUP:2021-09-05

布鲁诺

评分:6.7 导演:拉里·查尔斯 编剧:萨莎·拜伦·科恩 / 安东尼·海恩斯 / 丹·马泽 / 杰夫·谢弗 / 彼得·贝恩汉姆
主演:萨莎·拜伦·科恩 / 古斯塔夫·汉马斯顿 / Josh Meyers / Toby Holguin / 吉尔伯特·罗萨莱斯 / 小托马斯·罗萨莱斯 / 博诺 / 克里斯·马汀 / 埃尔顿·约翰 / 斯拉施 / 史努比狗狗 / 斯汀 / 宝拉·阿巴杜 / 布莱特妮·加斯蒂纽 / 罗恩·保罗 / Richard Bey / 哈里森·福特 / 大卫·希尔 / 休·B·赫鲁伯 / James McCartney / 保罗·麦卡特尼 / Fabrice Morvan / Rob Pilatus / 米盖尔·桑多瓦尔
类型:喜剧 / 同性
片长:81 分钟 / 75 分钟(菲律宾)地区:美国 / 英国
语言:英语 / 德语
影片别名:布鲁诺:网眼T恤外国基佬让直男难堪不已的美国奇妙旅行 / 波儿出城之妖坛教祖三点“毕露”搞硬美国佬 / G型教主 / Bruno: Delicious Journeys Through America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Heterosexual Males Visibly Uncomfortable in the Presence of a Gay Foreigner in a Mesh T-Shirt / Bruno
上映:2009-07-10
IMDb:tt0889583

布鲁诺简介

来自奥地利的布鲁诺(Sacha Baron Cohen 饰)是一档德语时尚节目的主持人,生活中他着装怪异前卫,大玩疯狂的同性恋游戏;荧屏中的他更加乖张出格,或诱导嘉宾说出争议性的言论,或干脆大闹T型台秀场。最终,他成名的愿望没有实现,反而被米兰的时装界所驱逐。一夜之间,布鲁诺的事业跌到谷底,连长久以来的同性恋人也琵琶别抱,最后只有忠心耿耿的第二助理鲁特兹(Gustaf Hammarsten 饰)陪其勇闯好莱坞。在洛杉矶,布鲁诺不改其张扬出位的本性,或为嘉宾奉上令人不忍卒睹的“男体盛”、或宽衣解带挑逗议员、甚至将自己的男性器官录进NBC的试播节目中。可想而知,嘉宾及电视台官员的脸色该有多难看。
  屡战屡败,屡挫屡勇,百折不挠的布鲁诺为了扬名,在娱乐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第11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最佳暑期喜剧片(提名) 第11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最佳暑期电影男演员(提名)萨莎·拜伦·科恩

简评

别的不说,很多片段看着就是真实事件,一查还真是,这就恐怖了。结尾这么多大牌一起唱歌也是厉害。至于剧情,感觉就是把大家认为的gay会做的事都放大并且做到极致,然后通过这些极端行为和在场者的真实反应当做笑点,再加上一个大概的剧情走向就完了。你说讽刺也行,说他恶俗无耻也可以。个人是觉得这就是把各种歧视都拿出来开涮,再挂上讽刺意味而已。脑洞大,豁的出去,手法奇特,然后满足了某些人的欲望,但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那些虚伪的人为了证明自己反而得使劲夸这电影,不然就得被冠上一堆标签咯

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后,布鲁诺们占据了西方媒体和文艺界的主流。到处都是布鲁诺既视感,毫无廉耻,尬到可笑,荒诞无才,善于抓取热度和眼球,唯一梦想是出名。想省力出名就先去吹环保。好莱坞提前十年被咣咣扇巴掌,每扇一下,它们学布鲁诺学得更像一点。

84//从《波拉特》时就可以看出来,伪纪录片形式的优势是它能把降智桥段拍出纯天然的脑残感。制作组在台词上以及萨沙在口音、语调上整的活儿在这种形式中被赋予了自然的理解路径,嘲巴蛋布鲁诺的傲娇、过度的表现欲、对Fame的渴望和群众被(并非全然以适当、守序方式)触发的恐同表现(主要讽刺对象)成为高超的说服性、气氛式笑料;时尚秀风格和非典型喜剧设计成为猎奇景观,被设计出来的神经质语法以几乎让人想用脚抠出一个体育馆的尴尬向平常性的语言施压,正常的思维逻辑和脑回路失效,电影中的语境变憨了以后,受憨气感染,我也变憨了,我爆笑如雷了家人们。

公众人物的世俗化看起来是亲民,实际上确实在将公民拉入欲望和罪恶的深渊。他们故意在公开场合暴露自己的缺点和私利,让人们觉得这么做也无可厚非,降低公众的底线,恶之花就此绚丽绽放。讽刺家萨莎·拜伦·科恩在他的作品中将这些底线的弹簧拉到了最低,打在人们的脸上也会最痛。

我的表情大多数时候be like 会议桌上的那群大人,也尝试去想导演让主角这样那样的意图,最后那个拳击battle观众也是被主角play的一环,带入到观众的话我真的也会很生气,影片里的恶趣味或许很搞笑,但很抱歉我不是受众,甚至有些使我恐基佬(/_\)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幽默过于严肃了...

本片的耍贱程度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冒犯”而是可以称之为“激怒”,周遭群众那些不可置信/瞠目结舌/无所适从/气急败坏/强装淡定的失态反应与布鲁诺本人唯我独尊的嚣张自恋形成鲜明对照,姿态的高下差序本身即内置嘲讽。大部分炮火都瞄准恐同群体,例:邀请观众参与节目测评播放无下限画面、灵媒师面前无实物口交、同性恋矫正项目中调戏牧师、狩猎露营把天聊死气氛陷入死寂、警卫训练营中忤逆教官、换妻俱乐部中扮纯真骗人教授体位、防gay偷袭武术特训、拳击秀中先直后弯整蛊观众。其余篇幅则针对名利场的虚伪浅薄,例:魔术贴套身上粘一堆不知所谓走T台、鹰嘴豆是健康食品成为巴以和平共识、坐在移民身上大谈爱与奉献、领养黑人儿童慈善作秀、歌曲平息战争。本“精神道德缺陷者”表示对此表达形式完全接受无碍。

经典的波拉特延续!仍旧是在伪纪录片和真人反应的基础上显得十分过激的恶搞,但本质上还是对于传统社会的霸权和不公的一种反抗。一如既往地以“说反话”为形式,刻意一本正经地放大保守社会下对弱势群体的丑化和刻板印象,虚伪地把守旧的思想、落后的亚文化群体吹捧得天花乱坠,这样营造包袱的同时,反而能衬托出父权视角下的不堪和荒诞。同时仅次于《波拉特》再度贡献了我和朋友的年度观影笑点,又一次笑得浑身难受了——拳击馆那一段,极度的恶俗和过量的重复,却创造了最简单且最无厘头的慢性药剂似的笑料。

基本上就是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弱智gay,光屁股拉磨转圈丢人,不分场合的到处现眼性骚扰,说实话如果只是这样我还能当低智恶搞片开心的看,但关于小孩的部分就实在突破底线恶心到我了!根本就是人渣行为!却还要整得很感人的样子!但只让正常人更恶心!说真的电影中的很多行为即便不论性取向也是很疯癫的。我甚至觉得这片子是在贬毁gay群体吧?因为有介绍说电影中周围人的反应是真实的所以才看,嗯…我很很真实的生气了!即使知道这是电影,没给1星也就是冲着这种情绪调动力了。

看完全片,我对它的定义是:行为主义电影。这部片子的关键字就是“基”,无论男主角想要做什么,都是以“搞基”作为大前提的,他的这一身份每一秒都要彰显一番。那场亡灵戏码真是绝了,还好我事先霸占住一个靠墙的地铁站位,看到这里,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

看过这个男主的几部恶搞片,我只能说我佩服导演编剧演员敢这么拍,频繁的GAY XXOO的话题,但又没有涩涩的画面,能把人对于性的渴望放在屏幕上,在我这种封闭制度下,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感悟的是,在这个世界个人的真实需求被掩盖,到处都讲正能量,就像一个天大的谎话,被权贵拿捏,控制者下层人的一举一动,规矩着下层人的日常行为,但权贵却又能随意的释放人性,而不受规则的约束,真是特别的讽刺。

这是目前我看到的萨叔电影里观感最差的一部,但我觉得也是第二好的一部(最好的是波拉特1)。以前看到喜剧里或是令人发笑,或是升华反思,或是黑色讽刺的一面。两年前看到《月亮上的男人》,我才第一次看到喜剧的另一个极端:粗俗冒犯无礼。我一开始真的不能理解这种听别人骂自己的东西怎么能叫喜剧。就像格斗场那场戏,如果一帮异性恋聚集起来开同性恋的玩笑,这就是把自己藏在安全的团体,树立一个对立团体进行“攻击”,就是讽刺的一端。而《布鲁诺》就是讽刺的另一端,反串黑自己,像是讽刺“讽刺”本身,不留余力。话说回来,如果只敢讽刺他者而不敢对自己下手,又怎么能说这真的是“讽刺”呢。但我还是觉得观感太差,内容参差不齐,但照萨叔的拍法,都做到格斗场的水平好像也不现实。

获得奖项

  • 第11届青少年选择奖
    第11届青少年选择奖
    提名:最佳暑期电影男演员 / Choice Summer Movie: Comedy / 最佳暑期喜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