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午(2000)
《赎金之王》(英语:Shanghai Noon),2000年荷里活喜剧西部片。此片是成龙进军好莱坞作品之一,主角有成龙、刘玉玲及欧文·威尔森,上映票房成绩中上。

评分:6.4
导演:汤姆·戴伊
编剧:迈尔斯·米勒 / 艾尔弗雷德·高福
主演:成龙 / 欧文·威尔逊 / 刘玉玲 / 袁之正 / 山德·贝克利 / 于荣光 / 杰森·康纳利 / 沃尔顿·戈金斯 / 阿德里安·多瓦尔 / 斯黛茜·格兰特 / 凯特·鲁宾 / 区亨利 / 西蒙·本克 / 萨姆·西蒙 / A·C·彼得森 / 雷德·戴利 / 吉姆·谢尔德 / Mike Mitchell / Shayne Wyler / 朱迪·汤普森 / Jim Finkbeiner / 张铮 / 郑启蕙 / Larry Lam / Michael Tod / 元彪
类型:喜剧 / 动作 / 西部 / 冒险
片长:110 分钟地区:美国 / 中国香港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西班牙语 / 苏族语
影片别名:赎金之王(港) / 西域威龙(台) / 龙旋风
上映:2000-06-01(中国香港)
IMDb:tt0184894
上海正午简介
故事发生在清朝,蓓蓓公主(刘玉玲 饰)由皇帝主婚,必须嫁给皇族亲王,公主心里十万分的不愿意。这时,不怀好意的英文教师安德鲁看出了公主心意,怂恿她出逃美国。公主出逃后,安德鲁留下了一封勒索信给皇帝,所要赎金十万金条。
这下皇帝慌了神,马上派出三名大内高手带上赎金前往美国营救公主。大内侍卫黄强(成龙 饰)在公主出逃时曾见过她,不过并没能拦下她,对公主一直不能忘怀。于是,他请求当翻译的叔叔为他说请,让他参与营救行动。侍卫队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一行人正式踏上了美国。
获得奖项
- 第40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喜剧/音乐长片
系列影片
汤姆·戴伊 Tom Dey导演
成龙 Jackie Chan饰 Chon Wang
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饰 Roy O'Bannon
刘玉玲 Lucy Liu饰 Princess Pei Pei
袁之正 Roger Yuan饰 Lo Fong
山德·贝克利 Xander Berkeley饰 Van Cleef
简评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里对中国人物的印象虽然依旧刻板,但比起在这之前好莱坞的肆意冒犯已经好了很多。电影的实际看点已经不在龙叔的动作戏身上了,事实过往好莱坞的动作电影在香港同类型电影看来就像过家家。影片的看点来自清朝来自印第安来自西部,这些次元东西的结合,都捎带猎奇性质的带了一点。比较感慨的是故事里描述的来自十九世纪的偏见和敌意今日依旧存在。
一部换皮的美式拍档电影,就是一个严肃人物搭档逗比一个人物,故事公式完全一样,只不过包装换了,满足老外对清朝宫廷、功夫、成龙动作喜剧的一切猎奇幻想。和成龙初入荷里活的《杀手壕》、《威龙猛探》一样,失去自身本土灵魂加上地域导演限制,同样的动作在不同的镜头就失色不少,而且bug很多,杀叔之仇说没就没,而且相信一个一直做不法勾当的小混混。欧文的表演又相对内敛,没有太大激情,总体看完就算
本片和《尖峰時刻2》同時推出,但卻忽略了《尖峰時刻2》獨特的優勢(成龍警察戲路形象的根深蒂固和在黑人市場的賣座能力),而是一味滿足成龍的個人西部情意結。儘管功夫喜劇能放進西部片的類型當中糅合,而成龍也比以往更有主導權,但本片走的卻是嬉皮笑臉的後現代路線,加上好萊塢政治正確色彩的限制,註定了本片是一部東拉西扯,言不及義的平庸作,就連成龍拿手的動作場面也变得毫無新意。
当年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叫《龙旋风》,听莫名其妙的一个名字。整体剧情和人物中规中矩,没什么大问题,尤其是一个清朝人突然进入美国那种手足无措感表现的很好(站在西方编剧角度看)。几场动作戏编排的也都不错,完全的成龙风格,于荣光这反派都演到美国去了。
来自东方的皇家卫士经过了西方文化的洗礼,眼界开阔个人意识觉醒?这个剧情,非常明显的西方优势论,且不说把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污蔑为奴隶制 尽管成龙努力地想在剧中植入文化输出的桥段,但内核已经决定了 刘玉玲饰演公主,不仅强化西方刻板印象,更是浪费其打女的特色,让人难以理解 电影一定是为政治服务的,无论哪个国家,《龙种》也是如此 非要说艺术无关政治,非蠢即坏
好一份原汁原味的左宗棠鸡!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藐视各处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什么剪辫子、公主和青蛙王子的故事(甚至都不叫格格)男主都是爱尔兰裔老白男移民,美化美洲大陆上对印第安人的杀戮历史,抛开纯武打戏,用西部牛仔的高傲形象来抨击东方文化的迂腐封建,再用神秘的色彩来粉饰性化亚洲女性,真要放到国内影院里成龙接这种片得被骂死。好在这是零零年的片,而且受众于欧美市场。看完上海正午再看最近的木兰真的深有感悟,西方对于东方文化高傲而不切实际的蔑视从未改变,刻板印象永远存在(从头到尾搞不明白和上海有啥关系)诸如此类的伪亚洲风好莱坞电影都无不提醒着我们文化输出和自强的重要性!在这个被西方白皮文化牵着鼻子走的世界,不要被洗脑!要保持清醒!追求文化真理!
成龙功夫片里动作比较差的一部,没利用好背景的独特和文化碰撞,笑料梗也没啥太多开发。为什么评论都在说刘玉玲丑?明明挺美啊。反观成龙一脸褶子,装作年轻侍卫实在太勉强了。西方教堂里东方古国的奴才站了起来倒是不错的设计,令人唏嘘的是戏外还跪着呢。花絮里扑在刘玉玲脸上亲,是性骚扰吧!
抽空补了两部当年没怎么认真看的成龙好莱坞片子。本片看完还行,吸引人肯定谈不上,毕竟套路的商业片,但片子里东方和西部的元素混搭的蛮好,也因为向西部片致敬的成分更多些,反而显得东方元素水土不服的影响不那么明显,就是刘玉玲饰演的清朝公主,实在是没眼看……简直完美符合欧美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片子动作戏一般,好玩的桥段也不多,最后的高潮戏实在乏善可陈,减分减的厉害,但外景风光不错,总体上还是感觉比《尖峰时刻》耐看一些
这个片子是我的电影启蒙,大概是小学三年级左右,和爸妈在中央六台看的。当时关上门看到了晚上十点多十一点才关电视(小时候难得的熬夜),一家人很欢乐,情节让我觉得超级好笑。看完电影久久不能睡着,沉浸在情节里。无论是西部风情,印第安部落,还是成龙和他的搞笑搭档,都让我直接着了迷,后来就疯狂看成龙片子,还买磁带听成龙唱歌(他歌唱得其实真不咋样)。总之,这之后,我开始主动地看很多电影,都是从这部片子开始的。
2000年的电影,在成龙影坛生涯中算是知名度很低的了,要不是为了看系列片看我也不会发现。其实阵容算蛮强大的,成龙+威尔逊+刘玉玲+于荣光,招牌式的龙式动作戏其实不多,剧情递进比较枯燥,而且龙叔还是更适合饰演现代片一点,穿着清朝服蛮出戏的
同一个功夫+西部的创意,两片故事主创不同,美学不同,看待自我与西方关系的视角不同,受众也不同。上海正午胜在轻松、有趣、标准化,以及恰当的个人主义,而西部雄狮则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但又在片中加入了对黄飞鸿民族主义说教的嘲讽,其中能感受到创作者的道路不自信、价值推行的无力,与一丝身份焦虑。对待西方,上’选择拥抱融入而不失尊严,强调自我处境的反思,西方是帮助自我审视的朋友;而西‘显然处于一个非常茫然的位置,进退两难,人的处境只能止于自强,西方是激起怒火的敌人。比较有趣的是,香港兴盛数十年的家国情怀与反种族歧视的叙事,在90年代以黄飞鸿系列达到顶峰后,又在97后开始迅速衰落,原因多样,期间只有06年的《霍元甲》和08年的《叶问》系列以合拍片的身份重新登场,再之后,这股风潮与经验就全面移植到了大陆。
成龙的长相,表演和动作风格注定他会是香港动作巨星最有国际范儿的一个,即使是出现在西部片里也一点不违和,很难想象李连杰或甄子丹出现在这会是什么样。成龙给西部片里标志性的酒吧打斗场景添加了东方风味,刘玉玲动作戏少有点可惜,欧文威尔逊没有克里斯塔克在尖峰时刻系列里那么有存在感,于荣光和成龙对打也成为了少数(唯一?)和成龙李连杰甄子丹都有过打戏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