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风云(1976)

NetworkUP:2021-08-17

《电视台风云》(英语:Network)是一部1976年的美国电影。由帕迪·查耶夫斯基编剧,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执导,费·唐纳薇、威廉·霍尔登、彼得·芬奇、罗伯特·杜瓦尔、尼德·巴蒂及比阿特丽斯·斯特雷特等多位著名演员主演,米高梅电影公司和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共同制作推出。影片在第49届学院奖角逐中获男主角、女主角、原著剧本、女配角4项大奖。

电视台风云

评分:8.4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编剧:帕迪·查耶夫斯基
主演:费·唐纳薇 / 威廉·霍尔登 / 彼得·芬奇 / 罗伯特·杜瓦尔 / 尼德·巴蒂 / 比阿特丽斯·斯特雷特
类型:剧情
片长:121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荧光屏后(台) / 萤光幕后 / 传媒
上映:1976-11-27(美国)
IMDb:tt0074958

剧情

霍华德·比尔(Howard Beale,彼得·芬奇饰)是“联合广播系统”(Union Broadcasting System,简称UBS)“UBS晚间新闻”的一位老资格的新闻主播。这天他从自己的老朋友,电视台新闻分部总裁麦克斯·舒马赫(Max Schumacher,威廉·霍尔登饰)处得知,由于收视率不断下跌,他将在两个星期后从主播的位置上退下来。两人一起去喝了个烂醉,感叹着行业的不景气和各种不公。晚上,霍华德在电视直播时向观众宣布,自己将在下一个星期二的节目上自杀。之后,UBS立即解雇了他,但麦克斯认为霍华德做了这么多年的主播,理应给予他一次机会体面地向观众们告别。而霍华德也表示,自己将在镜头前对自己出格的行为向大家道歉。可是电视直播开始后,他又一次失控爆发了,在节目上直接声称生活就是一堆屎(bullshit)。毫不令人意外的是,霍华德的两次爆发虽然有损电视台的形象,但在收视率上却大获全胜,节节攀升,以致电视台的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决定利用他的出格表演来进一步提升收视率而不是马上解雇他。结果在下一次节目上,霍华德直接对整个国家因陷入经济萧条所带来的失业率升高、社会治安恶化、通货膨胀严重等各种问题作出了一次充满激情的谩骂攻击,并说服他的观众直接“站起来,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并大声呼喊:我已经疯啦,我再也受不了啦!”("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

 
霍华德·比尔(彼得·芬奇)发表他的“发疯”主题演讲

黛安娜·克莉斯邓森(Diana Christensen,费·唐纳薇饰)是电视台节目制作部门的主管,为了制作出一个轰动性的节目,她与一个名为“普世解放军”,专门进行“城市游击战”的激进恐怖主义组织(讽刺1973至1975年间在美国活动过的一个名为共生解放军的恐怖组织)达成协议,拍摄一系列准备在下个季度上映,名为《毛泽东小时》的纪录片。当霍华德的晚间新闻节目收视率开始飞跃后,她找到麦克斯,表示愿意帮助他把这个新闻节目“发展壮大”,但麦克斯拒绝了这一专业上的提议,但接受了她的私人邀请,两人开始发展了更私人的关系。当麦克斯决定要结束这场“愤怒的霍华德”闹剧时,黛安娜向自己的上司弗兰克·哈克特(Frank Hackett,罗伯特·杜瓦尔饰)建议将晚间新闻转为娱乐部门下的节目以便自己可以拥有对其的主控权。弗兰克接受了这个提议,并马上解雇了麦克斯。很快,霍华德开始成为这个名为“霍华德·比尔表演”的新节目,并被电视台标榜包装为“现场直播的疯狂先知”。之后,该节目很快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在他的节目的互动观众席上,观众也主动站起来大声疾呼:“我们已经疯啦,我们再也受不了啦!”这一口号也被一些社会名流广泛宣传而变得人尽皆知。

起初,麦克斯与黛安娜之间的浪漫关系因对霍华德节目意见上的分歧和冲突而中止,但伴随着高收视率地不断洗礼,两人又干柴烈火地重新走到了一起。麦克斯一度离开了结婚25年的妻子,但黛安娜对工作的狂热及个人情感上的空洞和冷漠最终还是导致他回到了妻子身边,临走前他忠告黛安娜,她与她的职业生涯正在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你就是电视的化身,黛安娜。”他告诉她说,“对痛苦无动于衷,对欢乐也毫不敏感,整个生命都在一片平庸和废墟中消逝。”

一次偶然的机会,霍华德得知UBS的上级企业集团公司,美国通讯公司(Communications Company of America,简称CCA)将被沙特阿拉伯的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收购。于是在当晚的节目上,他竭力地阻止这笔交易,直接地鼓动其观众给白宫发电报说:“这希望这笔CCA收购案马上停止!”此举导致电视台的高层陷入恐慌,因为整个集团的债务太过巨大,已经到了必须尽快通过这笔交易才能继续生存的状态。既愤怒又担心被解雇的弗兰肯·哈克特带着霍华德面见CCA集团总裁亚瑟·简森(Arthur Jensen,尼德·巴蒂饰),而亚瑟则出人意料地冷静向霍华德解释了他的“企业宇宙观”,在黑暗的会议室中,他展开了一番长篇大论,给霍华德一种自己只是个容易受人操纵的木偶,理应服从他这个更高级权威的印象。亚瑟又讲到国际经济合作中各参与者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来与虚无飘渺的简单国籍进行对比。最终,他成功说服霍华德放弃了自己的民粹主义观点,并开始鼓吹他的新“福音”。但电视观众对这冗长繁杂的内容并不买账,节目的收视率开始明显下降。很显然,观众只想在电视节目中娱乐至死,对任何实质性的内容都不感兴趣。而亚瑟则认为这样一石二鸟,既解决了霍华德之前在节目中所造成的严重问题,又可以保持高收视率,因此不允许电视台管理人员辞退霍华德。

影片的最后,黛安娜、弗兰克,以及其他电视台的高层管理人员决定雇请恐怖主义组织普世解放军在下一次节目现场直播时直接枪杀霍华德,这一行动成功了,霍华德在千万观众眼皮底下被机枪射杀,电视台的计划成功了,下一季他们将推出新节目《毛泽东一小时》。

影片以这样的一段旁白说明而结束:

这就是霍华德·比尔的故事,他是所知第一个因为收视率不够高而被杀的人。

演员表

  • 威廉·霍尔登饰麦克斯·舒马赫
  • 彼得·芬奇饰霍华德·比尔
  • 罗伯特·杜瓦尔饰弗兰克·哈克特
  • 费·唐纳薇饰黛安娜·克莉斯邓森
  • 比阿特丽斯·斯特雷特饰路易丝·舒马赫,麦克斯的妻子
  • 尼德·巴蒂饰亚瑟·简森
  • 部分来源称片尾枪杀霍华德·比尔的恐怖分子之一是由蒂姆·罗宾斯扮演的。不过,蒂姆曾公开表示自己没有在本片中出现过。

制作

帕迪·查耶夫斯基撰写本片剧本时的部分灵感来源于佛罗里达州新闻主播克莉斯汀·查巴克(英语:Christine Chubbuck)在两年前的一次新闻直播节目上当众自杀的案例。这位女主播当时身受抑郁症的折磨,而且与总编不和。她于1974年7月15日用手枪自杀的镜头震惊了无数的观众。帕迪用这一事件来做为其影片中的第一个吸引观众的焦点,并在之后接受采访时说:“电视行业可以为了收视率而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用其极!”

片中由费·唐纳薇饰演的电视台节目制作人黛安娜·克莉斯邓森,则是以国家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NBC)日间电视节目制作人琳·波林(英语:Lin Bolen)为原型,不过对此她坚决否认。

帕迪和制片人霍华德·高菲尔德(Howard Gottfried)刚刚从一场与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的官司中脱身,在这个官司中,他们起诉该公司将其上一部电影医生故事(英语:The Hospital)与另一部影片一起租给了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ABC)。尽管有了这么一场诉讼,帕迪和霍华德还是与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达成了协议,由其出资赞助《萤光幕后》的拍摄,不过之后该公司由于认为电影的内容太具争议性而退出。不过,帕迪与霍华德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带着剧本联系了多家制片公司,并最终成功地找到了米高梅公司同意赞助本片。不久,联合艺术家公司又一次改变了主意,并希望可以与米高梅共同出资,米高梅同意了这一请求并给予对方国际发行权,而米高梅则保有北美及加勒比地区的发行权,两家公司共同拥有影片的版权。

最终影片于1976年11月27日在纽约举行了首映式,并在不久后开始全面上映。

专业评价

《电视台风云》上映后,成为1976-77年的一个热门话题,获得了大量的收益及专业评价。

《纽约时报》影评专栏作家文森特·坎迪(英语:Vincent Canby)在他1976年11月的电影回顾文章中形容本片“离谱而出色,残酷且风趣,这部典型的美国喜剧确认了帕迪·查耶夫斯基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国新讽刺作家的地位”,并且电影“成功表现出了其对观众对电视乃至整个社会看法的支持,并且反过来也得到了观众的支持。”《芝加哥太阳报》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在本片获得多项学院奖后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赞扬本片拥有“极易出色的表演”,是一部“不仅对电视,而且对整个70年代整个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并且“它的表现是如此出色,其中的批评是如此地一针见血和令人难忘。《电视台风云》将会比其它更条理分明的电影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魅力永存。”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罗杰将本片列入其“伟大的电影”名单,并表示该片就像是“一个预言。当帕迪·查耶夫斯基创造了霍华德·比尔这个角色的时候,不知是否会想到(会有)杰里·斯普林格、霍华德·斯坦(英语:Howard Stern)以及世界摔角联合会?” 他还赞扬了导演西德尼和编剧帕迪知道“让整个故事戛然而止的最佳时机。”影片还在《帝国杂志》评选的电影史上最优秀的500部电影中名列第100位。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评论都给予本片正面评价。《纽约客》的宝琳·卡尔(英语:Pauline Kael)在一篇题为“Hot Air”的回顾文章中,批评本片中有着太多漫长、唠叨的演讲;她认为影片中充满了查耶夫斯基不仅是对电视本身,而且对其观众都带有一种自以为是的蔑视。并且事实上几乎电影中的所有角色,特别是罗伯特·杜瓦尔扮演的角色,都在大声地咆哮。“这群围绕着一个所谓救世主的闹剧演员们轮流对着我们这群没有灵魂的观众大喊大叫。”迈克尔·布林顿(英语:Michael Billington (critic))则在其文章中写道:“这部电影中充斥着太多耸人听闻的小报头条。”而《时间到》周刊的克里斯·贝提特(英语:Chris Petit)则形容本片中“充满了成年人华而不实的自我庆祝,并且几乎完全是空洞的,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并补充称“(观看这部电影)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看这个金玉其外的故事是怎样华丽破灭的。”

奖项与荣誉

2000年,《电视台风云》以其在“文化、历史和审美方面的显著成就”,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国家电影登记部下属的国家电影保存委员会保护电影名单中;在2002年进行评选的2001年美国电影制片人工会奖(英语:Produc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中,本片被收入美国电影制片人工会电影名片堂,来表彰其“对美国娱乐事业作出的历久弥新的标准性贡献。”2006年,本片剧本入选美国东部编剧工会历史上十部最优秀的剧本之一。2007年,本片在美国影艺协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简称AFI)评选的AFI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电影十周年版中名列第64位,比1998年评选的AFI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电影中的排列(第66位)还要高两位。而影片中的经典台词“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我已经疯啦,我再也受不了啦!)也在2005年评选的AFI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台词中名列第19位。

学院奖

获奖
  • 男主角 — 彼得·芬奇
  • 女主角 — 费·唐纳薇
  • 女配角 — 比阿特丽斯·斯特雷特
  • 原著剧本

彼得·芬奇于1977年1月14日去世故未能出席第49届学院奖颁奖典礼领奖,他的遗孀Eletha Finch代他接受了这座小金人,他也是首位去世后才获得学院奖的男演员。

获女配角奖的比阿特丽斯·斯特雷特在影片中一共出镜的时间仅有5分40秒,她也因此成为学院奖历史上出镜时间最短的获奖演员。

此外,《电视台风云》也是学院奖历史上最后一部在4个演员类奖项中获3项奖的电影。

提名
  • 最佳影片
  • 导演 — 西德尼·吕美特
  • 男主角 — 威廉·霍尔登
  • 男配角 — 尼德·巴蒂
  • 剪辑
  • 摄影

金球奖

获奖
  • 最佳电影男主角(正剧类):彼得·芬奇
  • 最佳电影女主角(正剧类):费·唐纳薇
  • 最佳导演奖:西德尼·吕美特
  • 最佳编剧奖:帕迪·查耶夫斯基
提名
  • 最佳影片奖(正剧类)

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
  • 最佳男主角:彼得·芬奇
提名
  • 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 最佳男主角:威廉·霍尔登
  • 最佳女主角:费·唐纳薇
  • 最佳男配角:罗伯特·杜瓦尔
  • 最佳编剧:帕迪·查耶夫斯基
  • 最佳剪辑
  • 最佳音效

美国影艺协会

  • AFI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第66位;
  • AFI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台词:片中男主角彼得·芬奇扮演的新闻主播霍华德·比尔(Howard Beale)的台词“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我已经疯啦,我再也受不了啦!)名列第19位;
  • AFI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电影十周年版:第64位;
  • AFI百年电影史百大喜剧电影:提名;
  • AFI百年电影史百大银幕英雄与恶魔:女主角费·唐纳薇饰演的黛安娜·克莉斯邓森(Diana Christensen)被恶魔榜提名;

流行文化

影片中的经典台词“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我已经疯啦,我再也受不了啦!)被大量的电影和其它媒体节目引用。

著名编剧艾伦·索金因2010年的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获第83届学院奖原著改编奖上台领奖时,特别提及了本片及编剧帕迪·查耶夫斯基,而在艾伦之前主创的电视剧集《日落大道60号演播室》("Studio 60 on the Sunset Strip")中,也多次地提及了本片及编剧。

简评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将好莱坞40年代黑色电影的内核嵌套在了70年代的现代背景下。如果《日落大道》讲的是电影行业冷酷无情的日新月异,那么《电视台风云》就是对70年代高度普及的电视传媒方式的讽刺。用密集的对白去衬托新媒体崛起背景下人的疯狂,难怪《社交网络》的编剧直言受着部作品影响很大,但这部里面的对白质量高多了,完全就是一部戏剧。这里面的表演也可以作为“咆哮式演技”的教材了,能在“咆哮”中有收敛和控制力,这才是和“输出全靠吼”的炸裂式演技最大的区别。

【9】最大的可贵之处是利用了电视网络的虚荣心进行个人意图诉求和现实映射。先发疯,才会有成功。霍德华和麦克斯是电视里外的两种人,一种是演戏演的迷失自我,一种是看似最懂自我却丧失了自我。幽默的,聒噪的大量对话,每个人都在咆哮,每个人都在说教,利用不同的所属社会阶层煽动并发疯。结尾两段高潮,自说自话谱写了电视剧结局,出轨男人浪子回头,恶毒女人寂寞悲伤。配上神预言的结尾将这出drama的,名利场的电影再次点燃。完成了电视台风云的所有神经,用力演,不痛才不快。

太精彩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简直就是电影版的娱乐至死,大众媒体的兴起预示着人类认知能力的退化,越来越少人读书,越来越少人会独立思考;人们越来越不注重情义,也越来越不能理解什么是真情实感,人们的思想被巨头媒体公司所控制,他们的钱财被这些公司所创造的不必要的消费侵占,这时一个“疯子”站了出来,他说出了人们的心声,警醒人们在这个迷茫的时代不要丢失自我,可这些都无济于事,因为这个故事最大的讽刺在于让这个“疯子”名扬天下的东西,也是一切的罪魁祸首,这个东西叫电视。

霍华德的演讲充满张力,故事本身也足够讽刺。宪法第一修正案为美国媒体提供了巨大的权力,使其拥有一种近乎霸权的力量。在传统大众传媒逐新衰落的现在,对这种权力的警惕、对娱乐至死的质疑依旧必要。虽然国内传统媒体与美国并不相同,但是各路自媒体平台面对的道德滑坡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部近半个世纪之前的电影在当下依日具有前瞻性。回到电影本身,过于明显的说教与稍显凌乱的叙事有些乏味,与角色出色的演技相比要逊色不少。

开场前半段觉得无聊至极,没想到后半段越看越起劲。Sidney Lumet不愧是大师,终归是我小瞧了他。《Network》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成熟的黑色幽默电影。将人性、政治、感情结合的相当流利,通过镜头语言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电影里有一个经典的镜头是一群人探出窗口喊道:“我已经疯了,再也受不了这样下去了。”无一例外展现了美国上世纪70年代那种疯狂、无助的真实状态,可以说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依现在的眼光来看,《Network》反映的不仅是那个年代动荡不安的感觉,更多的是一个病态社会的缩影。(ps:Faye Dunaway年轻时气质真不错,就是感觉演的有点端着。Peter Finch演的很好,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没毛病。)

西德尼•吕美特应该是最有眼光挑演员的导演,这种戏骨飙戏虽然是咆哮式,但抛开台词把声音关掉,每个人的野心贪婪和欲望都浮现在脸上。不同于李某皱眉咆哮,把李某演的所有角色没台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这就是演员和演员的差距啊。相比于独角戏的《小丑》其实也是讲同样的故事,但现在的解读不同,华金凤也是巧在留白的演技和咆哮的呐喊都游刃有余。这片放在现在估计也是包揽全部大奖的水平。不像今年的奥斯卡,谁带影帝影后的桂冠都觉得有点强人所难,不幸的是,未来2年还一大批为了冲奥的而挑战独角戏的人物传记电影

《电视台风云》是一部反映电视行业的电影,影片深刻地对电视新闻的经济利益和幕后强权的政治控制进行了揭露和嘲讽,影片由好莱坞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作为一个电视行业出身的元老,西德尼·呂美特在影片中虽然是以电视业作为讽刺对象,但其更大的主题则是反映媒体的虚伪和经济利益驱使下的伪新闻,全片人物设置极具代表性,节奏紧凑,剧情极佳,而且依然是他擅长的室内剧形式,影片在特定的情境中,巧妙地设计了人物的矛盾冲突,并以气势逼人的故事张力,为我们袒露了一群电视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存压力。

1主镜头与反应镜头,窗户乱吼的打雷声,开头长镜头2女广电人为你设计的剧本,真实生活像剧本3广电问题:道德还是收视率?消费苦难,镜头的侵略性,好像都被削弱了,只剩下大萧条时期的抢夺电视频道和利润的斗争4满脑子是电视节目的女广电人,不惜一切代价提高收视率赚钱的带有争议的广电人。性与工作哪个才能让她G,显而易见,性的同时脑子里还是工作,位置告诉我们更像男性,速度也是。严重危机时还是说的钱5大反转,与沙特人的交易符合《华氏911》6看似每天接触的都是大新闻,实际上在他们眼里就是几瓶啤酒,其实很空虚很寂寞;冷血到极致,谈论暗杀作为节目,解除合同的收益,电视台不能受牵连等问题,为什么要杀?利益?7董事保留这个节目好像有一点新闻为了人民的想法?8讽刺-因收视低而被杀,枪杀的随意9旁白叙事竟然没有很奇怪

很难想象这是76年的电影,剧本太厉害了。两组时间环环相扣,互相映衬。一个电视台新闻主播最后变身疯狂的脱口秀演员,引发群体性事件,最后却因为收视率问题被杀。一个在电视影响下长大的年轻制片,眼里只有收视率,对周围的事熟视无睹,共情能力变得极差,你听像不像现在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人,键盘敲的叮咚响,出门低头看手机。年老的一代已经无法接受现在的疯狂变化,最后回归了家庭,但是这个社会发展到最后,老一代的老人终究会离去,年轻人主宰这个世界到底会是什么样?我们是不是终究要沦为机器和木偶一般的存在。

楚门的世界的某一部分似乎是Network的精神继子,电视台风云在前,楚门的世界在后,如此播放,无缝衔接。madness,这似乎是network的一个关键词。电影高潮迭起,最后竟然真的杀死了Beale,这已经不仅仅是疯狂了,是在走向罪恶和灭亡: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收视率,这就是电视界的唯一真神,为此无论多么低俗下流甚至违法犯罪的勾当,都可以在那块屏幕里上演。而观众们似乎也乐意接受并模仿电视里所“示范”一切,他们愿意如电视展示的那样去行动和思考,去品评事物,去制造感情,而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空心化——宣传(propaganda)的可怕威力正在于按照某种意志(无论其为何种意志或目的)而在无形中塑造出的,具有正当性之意识形态。而随着意识形态的固化,原初的那种意志必然被变形或扭曲或捏造。而既然创世的神都可以变化,更何况神的使者呢

外壳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流量和收入为王的媒体闹剧,outrageous!广播公司的不择手段令人叹为观止。主播像Hitler一样裹挟观众煽动民粹的情节观感不佳但讽刺力度拉满。幕后老板重新成为推销员对主播发表的演讲倒是意义和观感俱佳。感情线在最初让我觉得莫名其妙且多余,但没想到铺垫的是后来Max同夫人以及同Diana分手的两场戏,也算值了。结尾收得非常漂亮。导演抓住了战后的电视媒体这个要素进行创作,虽然如今大众媒体的主要形式发生了改变,但整个机制和进程大致是没有不同的。

故事高于风格的“编剧式”电影,可能只有Lumet可以把这样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故事调度得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几乎每一场戏都充满了疯癫的举止,激烈的言辞。全片大量布道般的精彩独白引导我们从电视观众的大众视界,到Hale揭露社会的媒体视界,再看到Jason代表的资本视界,Network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却越来越压抑绝望,令人喘不上气,最后以Hale这一殉道者的死而告终。全片没有配乐,除了那段意味深长的与“媒体”的婚外情之外没有很强的文学性艺术性,但编剧堪称“警示寓言”“惊世预言”的剧本和导演强大的讲故事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获得奖项

  • 第3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3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or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ress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Direction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Track / 最佳影片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剪辑
  • 第34届金球奖
    第34届金球奖
    获奖:Best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 Best Actor in Motion Picture - Drama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第2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2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16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第16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Eddie —— Best Edited Feature Film
  •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第22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22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Actress (Migliore Attrice Straniera)
  • 第4届土星奖
    第4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科幻电影
  • 第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