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战车(1981)

Chariots of FireUP:2021-06-14

《烈火战车》(英语:Chariots of Fire)是一部1981年出品的英国电影,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由休·哈德森(英语:Hugh Hudson)导演,本·克罗斯、伊安·查理逊(英语:Ian Charleson)等担任演出。

烈火战车

评分:7.8 导演:休·赫德森 编剧:科林·韦兰
主演:本·克劳斯 / 奈杰尔·哈弗斯 / 尼古拉斯·法瑞尔 / 伊安·霍姆 / 伊安·查里森 / 约翰·吉尔古德 / 林赛·安德森
类型:剧情 / 历史 / 运动
片长:124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影片别名:火战车 / 火的战车 / 火之战车
上映:1981-03-30(英国)
IMDb:tt0082158

角色

  • 本·克罗斯 饰 哈罗德·亚伯拉罕斯,一名剑桥大学的犹太学生
  • 伊安·查理逊(英语:Ian Charleson) 饰 埃里克·利德尔,苏格兰传教士的儿子
  • 尼格尔·哈维斯 饰 Lord Andrew Lindsay,剑桥学生兼赛跑选手,以戴维·伯利及道格拉斯·洛为蓝本
  • 尼古拉斯·法瑞尔(英语:Nicholas Farrell) Nicholas Farrell 饰 Aubrey Montague,剑桥学生兼赛跑选手,亚伯拉罕斯的朋友,以埃弗兰·蒙塔古(英语:Evelyn Montague)为蓝本
  • 伊恩·霍姆 饰 Sam Mussabini,英国最好的赛跑教练
  • 约翰·吉尔古德 饰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Master
  • 林赛·安德森 饰 剑桥大学凯斯学院的Master
  • 彻丽尔·坎贝尔 饰 Jennie Liddell,利德尔虔诚的姊妹 (Janet Lillian "Jenny" Liddell)
  • 艾丽丝·克里奇 饰 Sybil Gordon,亚伯拉罕斯的未婚妻 (他真正的未婚妻名为Sybil Evers)
  • Struan Rodger 饰 Sandy McGrath,利德尔的朋友兼跑步教练
  • Nigel Davenport 饰 F. E. Smith,1st Earl of Birkenhead,辅导运动员的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
  • Patrick Magee 饰 Gerald Cadogan,6th Earl Cadogan,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不同情利德尔宗教上的困境
  • David Yelland 饰 威尔斯亲王,曾尝试令利德尔对在星期日跑步改变主意
  • Peter Egan 饰 the George Sutherland-Leveson-Gower,5th Duke of Sutherland,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很同情利德尔
  • Daniel Gerroll 饰 Henry Stallard,剑桥学生兼赛跑选手
  • Brad Davis 饰 Jackson Scholz,美国其中一名奥运赛跑选手
  • Dennis Christopher 饰 查尔斯·帕多克,美国其中一名奥运赛跑选手
  • Richard Griffiths 饰 Mr. Rogers,剑桥大学凯斯学院的Head Porter

奖项

1981奥斯卡奖

获奖

  • 最佳影片- David Puttnam(英语:David Puttnam) (制片人)
  • 最佳原创剧本- Colin Welland(英语:Colin Welland)
  • 最佳原创音乐- 范吉利斯
  • 最佳服装设计- 米莱娜·坎农诺

提名

  • 最佳导演提名- 休·哈德森(英语:Hugh Hudson)
  • 最佳男配角提名- 伊恩·霍尔姆
  • 最佳剪辑提名- Terry Rawlings(英语:Terry Rawlings)

1981戛纳电影节

  • 最佳男配角 - 伊恩·霍尔姆
  • 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 Special Mention - 休·哈德森(英语:Hugh Hudson)

1981年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影片

排名

  • BFI百大英国电影(英语:BFI Top 100 British films) (1999) - 第19名
  • 告示牌热门100单曲榜 (1982年5月8日) - 范吉利斯, 《烈火战车》主题曲
  • AFI百年百大励志电影 (2006) - 第100名

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以两名1924年巴黎奥运会的运动员哈罗德·亚伯拉罕斯及埃里克·利德尔之经历为蓝本,描述他们在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期间,怎样通过努力成为英格兰及苏格兰的奥运田径选手,最后分别赢得100米及400米短跑金牌的故事。
因为哈罗德·亚伯拉罕斯是犹太人,而埃里克·利德尔则是虔诚的基督徒,电影中不乏宗教元素,甚至片名也是取自英国赞歌《耶路撒冷》的其中一句「Bring me the chariots of fire」(词汇的原出处则可见圣经列王纪下2:11及6:17)。
希腊配乐家范吉利斯为电影创作同名配乐。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曾演奏此乐曲,并由《憨豆先生》的男主角罗温·艾金森搞笑演出,重现片中跑者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海滩练跑的场景。

简评

这部电影在拍摄,镜头设计,配乐,整片制作上面可以说一流而且非常的现代,可能因为设计的太多会导致画面跟剧情脱离真实感。剧情一开始真的让人拿捏不透,没有很强的代入感,人物故事讲述,台词也不是特别好,突然来回切换让人迷惑。看到后段电影的剧情贯通,含义显现出来不禁令人感慨,不同追求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去跑,里德代表的是一种纯真,本性的欲望,是这个社会上缺失的一种精神。

本片实在太英国了,明明是英式运动电影,但明显话比运动还多,最该高燃的时刻却采取冷处理的电影(《国王的演讲》大部分人估计已经领略过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致敬本片时,多少有点不合适,因为本片实则是反民族主义叙事,为的不仅是国家荣誉,而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信仰的践行;但似乎没有比本片更适合代表英国作为奥运大国资格的电影,所谓最原始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就是这些吗?本片的口音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剑桥口音和苏格兰口音分别代表了两个社会身份,但两位主人公殊途同归地成为了英国的英雄,阶级和地域差异被打通了。本片涉及到很多英式文化理解门槛,固然影响了外国观众的接受,但它的从容、克制和优雅是我佩服的。题外话,本片让我想起了《敦刻尔克》,诺兰尽管再美式,但在处理本国历史题材时,他还是选择了英国人的方式去拍摄。

。本片顶着巨大的名头——奥斯卡最佳影片,当我第一次点开本片时大概是十年前,瞬间拉近距离感的是片头曲,被无数领域用烂了的曲调,以至于听着听着会有些违和感。我是个体育迷,老实说本片并没有吸引我,也没有体会到体育的勇气与力量,可能是我观影时的情绪调整的不是很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生活的环境并没有宗教与信仰的约束,也没有体育界职业与业余的博弈,通过看网球我对那个年代职业与业余间的对抗大概有些了解,通过看本片帮我了解到了这之间的巨大鸿沟与观念代沟。感叹那些生在变革时期的人们,向他们致敬!

其实伦敦奥运会那会儿就标记了想看,最近还是因为自己真正跑步了,看到一个关于“跑步”的片单才开始看的。本片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可别觉得剧情简单,这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里面关于对宗教信仰的笃定、战胜自我的主题都有它特殊的意义。原声也不用多说,几处关于亚伯拉罕比赛后的配乐也值得玩味。另外热爱跑步的人都会明白影片中有很硬核的跑步知识,比如步频、步幅、教练的意义等。

很朴素的传记片,聚焦两位主角备战奥运以及在奥运赛场的征战,其他乱七八糟的情节很少,不煽情不狗血,毕竟那首主题曲能够涵盖一切,奥运会的永恒旋律,空前绝后。相比主角,Lord Lindsay非常出彩,贵族少爷光彩照人,一查扮演者Nigel Havers果然出身不凡。主角之一的Eric Liddel及其扮演者Ian Charleson的结局都令人叹息。

电影里服装真的很考究!蓝白红领带红黑白的毛衣背心白色衬衫也太好看了!那时候的英国年轻人考上剑桥牛津再去拼命努力参加奥运会拿金牌,那时候赙仪才搬出故宫~……犹太民族的优秀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还来自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来自各方的偏见和不平等环境,特别是被希特勒惨痛一击!目前为止以色列不要太低调,但是在各个世界领域都是前茅

4分。把一部奥运题材的电影拍得昏昏欲睡,对于重点戏的刻画也显得如此敷衍,没有丝毫的悬念感,影片只是展现了矛盾,但没有刻画矛盾,深化矛盾,就比如犹太人要遭受他人异样眼光只是用音乐和几个特写镜头来简单表现。全片最经典的是开头和结尾,经典的音乐和海边奔跑,这其中一部份的功劳要算在伦敦奥运会和憨豆先生身上。

犹太运动员在剑桥环跑中显露天赋,与基督教短跑选手狭路相逢,最终前者失败。犹太人亚伯拉罕请来教练指导跑步姿势与动作要领,在奥运会中获胜。基督教运动员因为教义不会在周日比赛,组委会更改了比赛时间,同样获得了冠军。故事双主线极为简单,一个为了尊严,一个为了信仰。在那个年月,没有被金钱腐蚀和诱惑,运动精神如此纯粹。但是,电影本身信息量太低,叙事手法枯燥无味,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获奖。还有,那镜头移动方式和我拍短视频一模一样,平移谁不会。

。英国励志传记片,通过对两个截然不同的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的描写,在相互交织中勾勒出英国体育观念,歌颂自强不息的运动精神。英伦风似乎总是要带入王权与神权的矛盾,本片集中于运动员在"为国争光"和"宗教信仰"之间的抉择,但处理的结果却是模棱两可的,两头都顾到了却失去了讨论深度。而其中一些对奥运精神的质疑显得画蛇添足,看似高深却完全没有意义,无病呻吟。赛跑这项运动的竞技性相对较弱,电影想要呈现出竞争时的激烈效果所以大量运用升格镜头着重描写比赛开始前的准备,从环境到心理制造紧张的氛围,前期过于形式感的烘托造成真正比赛的过程呈疲软状态,远远没到高潮便结束了,这对于体育类型的观感十分不利。

主题曲魔音贯耳啊!!以为是《极速风流》那种相爱相杀斗争到老的故事,结果两位主角就握了一次手。可能那个时候奥林匹克属于贵族运动会,运动员都是纯粹追求和享受来自运动本身和内心的快乐吧,现在的运动员却越来越像被政权资本科技薪资流量医学舆论控制的顶着哭脸的机器人…(搜了一下当年400米冠军主角之一艾瑞克里德的生平,瑞思拜!)

作为长久以来想象中的上古神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可能是片中的时代背景,以及拍摄的时代背景,需要这么一部电影。从运动精神的角度,可能确有开山立意的历史地位,之是如今看来,热血精神似乎没那么热。主角之一牧师所体现的宗教与体育,似乎值得玩味。当然,片头+音乐已经是经典了。看了背景资料,才知道牧师在历史上离我们这么近。

拍摄于1981年的英国电影《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系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奖,一直被认为是体育励志电影的经典。影片用倒叙的手法,由1978年哈罗德的葬礼开始,回溯了英国历史上这两个伟大的短跑选手那振奋人心的跑步

获得奖项

  • 第3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3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Supporting Artist / 最佳影片 / 最佳服装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Direction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Production Design/Art Direction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 Anthony Asquith Award for Film Music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第34届戛纳电影节
    第34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 最佳男配角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第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选择奖
  • 第34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34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33届戛纳电影节
    第3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 最佳男配角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4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4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摄影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原创音乐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剪辑
  • 第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39届金球奖
    第39届金球奖
    获奖:Best Foreign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