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追踪(1995)

UP:2021-12-25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无悔追踪

评分:9.3 导演:尹力 编剧:史建全
主演:王志文 / 刘佩琦 / 岳秀清 / 何冰 / 孔琳 / 吴军 / 李冰冰 / 郝戎 / 李丁 / 赵丽娟 / 李连义 / 张少华 / 金淑媛
类型:剧情 / 悬疑 / 家庭 / 历史
片长:47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No Regrets
上映:1995(中国大陆)
IMDb:

无悔追踪简介

一九四九年秋,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北京城里一片欢腾,清查特务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土刀唐胡同里,刚刚接管了旧警察局的年轻派出所所长肖大力正忙着维持群众游行的秩序,偶遇一个熟知兵器的教书匠冯静波,这引起了他的怀疑。为了查清冯静波的身份,肖大力搬进了土刀胡同十五号院,与冯静波做了街坊。冯的真实身份确实是国民党的潜伏特务,代号"5182"。恶霸四阎王为他发了委任状,接受"白眼镜"的命令。深夜,"白眼镜"前来交待任务,冯的特务生涯从此拉开了序幕。"白眼镜"为冯送电台时被肖大力等人击成重伤,临死前只说出5182几个字。肖大力认为冯有重大嫌疑,让他注意四阎王的行踪,借此对冯旁敲侧击。曾在妓院做使唤丫头的大眉子参加了夜校扫盲班,她爱慕冯老师的才华,常主动为他做家务。冯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请大力保媒娶大眉子为妻。大力找大眉子谈心,拐弯抹角说冯是特务,可大眉子自觉出身下贱,婚事全凭大力做主。
  肖大力偶然听到从冯家传出用作联络暗号的乐曲,便也买了一台短波收音机,煞费苦心地进行研究,吃饭睡觉都不忘琢磨那首名为《展览会上的图画》的曲子,在大家眼里他似乎是着了魔。冯从大力的妻子刘亚琴那里听说此事,不禁暗暗心惊,深知自己处境艰难,只得不动声色地应付这一切。他假称挖出一夜壶金子,将活动经费充了公,被评为抗美援朝积极分子。满腹经纶的冯静波邂逅了校长的女儿徐小妤,两人一见如故。小妤仰慕冯的才华,冯也倾心于美丽又有知识的小妤。二人荡舟湖上,面对小妤炽热的目光,冯在欢乐之余也深感痛苦,心情沉痛地说自己是负罪之人,准备自首,但在大力面前却欲言又止。晚上,冯突然不见了踪迹,大力紧张地认为他是畏罪潜逃。敏感的亚琴直奔小妤的宿舍,正好撞见这对偷情的恋人。东窗事发,冯家乱成一团。大眉子不依不饶,要跟那个破坏她家庭的女人"撞头"。冯终于鼓起勇气提出和她离婚,不料受到大力等人的指责与阻挠。校长更以开除作威胁,不许他离婚。气愤的大力把冯反锁在厕所里,让他好好反省历史问题。静波与小妤迫于压力,只得黯然分手。
  冯静波在学校从未有过激言行,是个人人称赞的好老师,大力挑不出他的毛病,无可奈何。街道组织大家学习宪法,请冯为众人讲解。冯对镇压反革命的条文心有余悸。特务身份的重压使冯隐忍地生活着,这竟使他在历次运动中躲过了劫难,并且由于他为人和善,处处助人,竟被评为区劳模。而坚信冯是特务的肖大力却被诬以"特务"的罪名送进了劳改农场,亚琴自杀身亡。大眉子意外地发现冯的委任状,偷偷地烧掉了。
  四十年过去了,肖大力重又穿上了警服,他依旧执迷不悔地监视着冯的一举一动。此时的冯已由一位好老师变成好校长,他确实感到坦荡做人的快感,同时也更感到自己心底那块石头的沉重。肖大力的儿子新桅和冯静波的女儿抗美青梅竹马,却因父辈的恩怨无法走到一起。昔日给冯发委任状的四阎王已成了海外合作项目的投资者,这令冯惊讶不解。肖大力的铮铮铁骨令冯自惭形秽,也正是肖大力的所作所为,让冯了解了共产党。冯终于幡然悔悟,给大力写了自首信,请他宽恕"昨天的敌人",并在女儿的搀扶下走进了公安部的大门。

简评

在腾讯视频上看完了这部二十集的电视剧,可以说这是中国最好的电视剧之一,敢演,敢说,敢写,敢拍,不管是剧情还是故事都拍得非常好,用谍战剧的外衣讲述建国后北京的历史故事,关于北京胡同的历史故事。刘佩琦饰演的一根筋派出所警察和王志文饰演的国民党潜伏的特务,一位粗糙,一位儒雅,两位精湛的演技都把各自的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角色都非常立体,两人在相互争斗较劲的三十多年以来,其间所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在这些运动中,无数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两人的命运和家人的命运也都发生了巨变。电视剧刻画的很多细节和台词都非常真实,让观众都能感受历史中那些陌生又熟悉的画面,而且剧中刻画的很多人物在现实生活都鲜活的存在中,而且都是如此鲜活。这部1995年拍摄的电视剧,在二十多年以后观看依旧是精彩的,令人深思的。

1,大概学生时代,聊天的时候,爸爸说这部剧挺好看的,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终于补完了。2,看完这部剧,第一感觉是有些粗糙和流水账,想着如果成片的时候就看完,一定和现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3,时间线走的飞快,许多情节都没有细讲下去,算是点到为止,但繁简详略之处的取舍也挺慧心独具的,所以不会觉得太闷,49年新中国诞生开始到80年代末这么一段时代大背景下的人和事,就算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也足够吸引人了。4,看剧比较快,咀嚼不细,再看看评论,回忆回忆,就会觉得越来越有滋味,这剧里不光是冯肖二人,其他角色不管多几笔少几笔地,也描写勾勒得不错。5,最后一集的那封信,有些人觉得多余,但我觉得特别好,大概不管看待什么,立场都会起作用。

在豆瓣电影标记看过的第17200个条目。——《一年又一年》豆瓣讨论区「求推荐同样优秀的国产电视剧」有豆友提到这部《无悔追踪》,,于是决定观看一下:1.《一年又一年》的历史背景时间是1978年至1998年,而《无悔追踪》则是1949年至1988年;,其故事情节让我联想到《活着》《蓝风筝》《福贵》《父母爱情》《潜伏》等国产影视作品;,连跳绳的童谣也不含糊,没有积累一定学识可能都不太能理解诸如「横路进二→电影《追捕》里的配角」等各种细节;,虽然少数角色有所欠缺,但也瑕不掩瑜;「牛头接马嘴」转场设计;→叶娃去公司找新桅时刚好碰到他与抗美抱在一起、叶娃去医院恰巧得知抗美怀孕之事……→此类情节编排得过于抓马刻意了;……

披着谍战剧外衣的年代剧,第12集王志文对建国后历次运动的描述,全剧可以说没有一个多余的地方,真是太精彩了,年纪越大感触越多,如今是再也不可能拍出来了,更不可能过审!有两点自己想特别说一下,一是最后一集感觉是个败笔,改开就是把原来的社会上的“阎王”又请回了吧,使一个经历三十年风雨运动的“敌对特务”最后都信仰坍塌;二是亚琴对冯静波的情愫,她的眼神是追踪着他的,发现他出轨后的反应更“伤心”!

放在收藏夹里许久的剧,二十集实在不算多,仔仔细细看了将近三周,编剧导演乃至服化道的用心,一帧都不能放过,处处都是细节,处处都有隐喻。微博上一直关注的一位博主说“如果你还没看过《无悔追踪》,那么一定要看看,不管站在什么立场,暂时放下所有成见,不要想着什么“尺度”、“大胆”,而是以纯粹的心态来慢慢观看,慢慢品味。你会感受到中国和中国人是如何一路走来”,深以为然。

原教旨主义者的困境,在无序历史里寻找意义的悲剧,解释历史的无效性,正如不懂英文却要找到英文字典的暗语,查出被撕烂那一页的暗号,结尾自首只能说是硬圆。虽说是现代史,却全无现代性,三十多年来,所有正直的人都是无弧线的,唤章一直在请求恢复党籍,大力一根筋查特务,包师傅怀念老剪头铺,因时而变的旗袍陈、苏大姐,因趋炎附势而丧失人性。古典人物反而比现代人物更值得同情。观众的认同也从一开始净波的间谍转变成大力。好莱坞封闭空间的接受-反应与连续性剪辑,铸就了英雄们的主体性神话。这里则不含正反打全是段落镜头、缺乏逻辑线性联系的编年体,今天打麻雀明天就不打。最后安排唤章时隔三十年娶到朝鲜媳妇开饭馆,旨在说一种历史进步,她居然还像当年那么年轻而且没嫁人,这还是古典时间感,奥德赛里出海几十年,家里的狗还在家门口等他

原来以前的剧演员的演技不需要粉丝写注释小作文,原来台词是可以念得如此清晰的,原来没有注水的剧是可以这么流畅自然的。剧本太扎实了,很多台词都值得我们深思。本以为是两个人的博弈,但其实大家都只是时代中的一个点,一个数字,一个名字。我不得不承认这还是我头一次看到那段历史的演绎,惊讶到说不出话,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煎熬。我们斗争,我们前进。我们是否幸福,不是别人口中说出来的,也不是要赶上谁超过谁,“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会知道”。为了自己的信仰坚持并奋斗的人是稀少的,多半还是混着泥沙失去了存在意义的人。这份孤勇在电视剧里可以善终,但现实又会如何?————————严肃地说了一堆废话-_-#王志文饰演的冯静波好帅。。。他和刘佩琦的对手戏看得太舒爽。。。

披着反特外衣的当代史巨著,精彩绝伦的多线叙事。它比《活着》更苦难,比《白鹿原》更昭示,比《潜伏》更喜剧,比《我爱我家》更细微。其实,“无悔”的只有大力与静波吗?“追踪”只有的内控与敌特吗?亚琴、大眉子、新桅、抗美、远远、小妤、李三、隐头……谁又不是在无悔地追踪自己的理想呢?然而,当我们凝视着那朝霞愈久,却也忘了炽灼的阳光会损毁我们的双翅。等到最后,竟是马大胡子、苏大姐、四阎王那样的人永远唱着主角。“我们紧闭双眼/饮咽人生的酒盏/却用自己的泪水/沾湿了它的金边。”这首小诗多么地唱出了全剧的心声呀,一部小小的国朝史不也正是人类的凝缩吗?恰似董老师说的,一切都是一场梦,都是为了什么呢?剧末随着信慢慢展演的,还有一幕幕40年的历史,大潮拍打着人生,竟也分不清谁是大力谁是静波了。或许,他们始终是一路人

真的还是老剧好看,那时候是认认真真在拍剧,扎实的剧本,过硬的演技,刘佩琦和王志文不用说,一众配角也是非常出彩,毫无表演痕迹,仿佛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连接上的路人都仿佛在真实地生活。实景拍摄接地气,真是看腻了现在华丽的各种影视城。剧本通过角色生活和工作方方面面的细节铺陈出建国后几十年的历史画卷。知道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事,关闭妓院,发行公债,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大跃进,wg,上山下乡等等。好多精辟的台词,这剧放现在肯定是拍不出来的,感叹那时候的创作环境。

年代剧无出其右者! 若读过建国后四五十年历史,感触会更深,不同于视角着眼“反思”,“主义”,“国家”等宏大叙事,而是民众于时代的变迁,不同个体于集体的融合与溶解...编剧为了平衡两位男主,在许多事上各打五十大板,典型例子如大跃进中差点也上头的冯与实事求是,熟稔技术的肖,文革中犹豫,自私,惶恐的冯和果断,死守秩序,孤独的肖...这些情节削弱了冯过于完美的知识分子人设,肖的形象也不会过分政治“错误”。纵观全剧,冯从狡黠,隐藏,伪善,到逐渐融入社会主义,被主义所鼓舞,再到陷入重重危机后,时过境迁,身上许多特点与这个无悔追踪自己数年的肖如出一辙。剧末两人实则是欢喜冤家,真真正正抛去了主义,国家等等的纠结,生活的浪潮和民众的起伏才是时代折射所在。80年代也是精心设计,两代人对比,冲突铺垫自首等等

明面上是谍战戏,借此串联起建国后那几年轰轰烈烈的人民革命运动,从社会主义大改造、抗美援朝、知识分子改造、三反五反肃反、整风运动、反右反右倾、批胡风、大跃进、反四害,再到WG,最后是改革开放,到这结尾,新时代几十年的“拧巴”,造孽到下一代的苦,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呐!前面是纪实性一般一路轰轰烈烈下来,好不热闹啊!在抓特务的戏码中不着重墨描绘出历史波澜壮阔的长河,正是与人斗其乐无穷!北京话相当接地气,大量的北京方言土话台词,地道的京味片子,这个剧本本身就极富生活气息,摄影、舞台、调度和演员都极佳,尤其是这群戏,随便哪个演员哪怕是个小角色的表演也可以说没有任何瑕疵。1995年的大陆剧,放现在也不好拍了,或者得做大删大改。好剧,好看!

标榜现实主义的作品,主角是时代,更是个人,甚至塑造活生生人物的耐心应先于展现时代的野心。直到最后一集,剃头包还能腹诽冷面里的苹果片子,张婶还能和李三家一处谈笑,远远无依无靠看着不着四六却做出了最清醒的选择,户口、治安、物价,普通人的生活写就了四十年的社会生活史。肖大力和冯静波对坐论书法,已触及难以回避的“大哉问”:判定一个人是非的依据是他的行为,还是他的身份?此问的沉重剧中已一一道尽。个人历史的终点是当下,肖、冯和身边的芸芸众生更有相对说兴亡的资格,面对三千里地山河,四十年来家国,唯有一句大梦恍如小死,前尘断不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