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与冠冕(1949)

Kind Hearts and CoronetsUP:2021-07-21

《仁心与冠冕》(英语:Kind Hearts and Coronets)是一部1949年的英国电影,罗伯特·哈默执导。约翰·戴顿与哈默编剧,是根据罗伊·霍尼曼(Roy Horniman)1907年的小说《伊斯雷尔·兰克:一个罪犯的自传》(Israel Rank: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riminal)改编而成。影片的标题来自丁尼生的诗《克拉拉·费拉·德·费拉夫人》(1842):“仁心贵于冠冕,信仰胜于血统”。

仁心与冠冕

评分:8.4 导演:罗伯特·哈默 编剧:约翰·戴顿 / 罗伯特·哈默
主演:亚历克·吉尼斯 / 瓦莱莉娅·霍布森 / 丹尼斯·普莱斯
类型:喜剧 / 犯罪
片长:106 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慈悲心肠 / 好心肠与王冠
上映:1949-06-23(英国)
IMDb:tt0041546

剧情

爱德华时代的英格兰,路易斯·马齐尼的母亲由于和一个意大利歌唱家结婚,被自己的贵族家族除名。路易斯产生了报复之心,希望继承阿斯科尼公爵的爵位,不过挡在他前面的有12个亲属。母亲因车祸死后,路易斯愈加热心于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他陷于穷困,被迫干低贱的职业,童年女友西贝拉也因看不起他而与莱昂纳尔结婚。

他找机会接近小阿斯科尼·阿斯科尼,趁他与女友乘船寻欢时使他们溺水而死,之后成为老阿斯科尼·阿斯科尼的银行的助手(后成为合伙人)。之后又接近爱好照相的小亨利·阿斯科尼,将暗房的煤油换成石蜡,引发火灾烧死了亨利,之后又向亨利的妻子伊迪丝大献殷勤。接着又找到亨利·阿斯科尼主教,在酒里下毒将其毒死,别人却以为主教酗酒过度。参加女权运动的阿加莎·阿斯科尼一次乘热气球庆祝,路易斯射出一支箭让她摔死。海军军官霍雷肖·阿斯科尼驾驶的军舰与敌舰相撞,两船均沉没,所有人获救,只有霍雷肖誓死与军舰共存亡。军官鲁弗斯·阿斯科尼炫耀自己在南非的战功,一次参加晚宴路易斯在他的鱼子酱里放了炸药,他被炸成碎片。最后他混入爱萨尔雷德·阿斯科尼,第八代夏尔冯特公爵的城堡,一次出外狩猎时将其诱至捕兽夹中,用猎枪将其结果。第九代夏尔冯特公爵、银行家老阿斯科尼·阿斯科尼很快病死,马齐尼成功继承了爵位并与伊迪丝结婚。

西贝拉婚后一至保持着与马齐尼的关系,后来莱昂纳尔因破产而自杀。看到他将与别人结婚,西贝拉妒火中烧诬称马齐尼杀害了莱昂纳尔。马齐尼被判绞刑,他很冷静,在狱中写出自己的自传。西贝拉来见他,说只要他杀了伊迪丝便会提供莱昂纳尔的遗书作证据,马齐尼答应了。最后马齐尼被释放,在监狱门口发现记载有自己罪行的自传还留在狱中……

角色

  • 丹尼斯·普莱斯 - 路易斯·马齐尼(Louis Mazzini)以及父亲
  • 亚历克·吉尼斯 - 八名被害的阿斯科尼家族成员
  • 琼·格林伍德 - Sibella
  • 瓦莱丽·霍布森 - Edith
  • Audrey Fildes - 马齐尼的母亲

外连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Kind Hearts and Coronets》的资料(英文)
  • AllMovie上《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的资料(英文)
  • Criterion Collection essay by Philip Kem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60th anniversary of a classi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iterature on 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片中丹尼斯·普莱斯饰演路易斯·马齐尼,亚历克·吉尼斯饰演阿斯科尼家族中的八位成员,包括一个20余岁的年轻人、一个孱弱的八旬老人、一个妇女参政运动的活动家。琼·格林伍德和瓦莱丽·霍布森扮演路易斯的两个爱人。
该片被认为是伊灵电影制片厂(Ealing Studios)最佳影片之一,被选入时代杂志和BFI的英国影片百强。

简评

影片类型和运镜手法颇似film noir,只是缺少了对于光影的运用。埋藏在台词中的反讽与黑色幽默,极其巧妙的剧情设计以及回忆录式的剧情叙事之下,观众看到本片点睛之笔,即结尾设置,不禁拍案叫绝,一本落在监狱的回忆录暴露了冠冕堂皇之下的仁心难以完美掩盖贪婪与恶行,将讽刺意味推向极致。看到片尾演员表的大括号才发现吉尼斯一人饰八角,观影过程中完全没有察觉,诠释了“有说服力的表演,真正的演员”,相当佩服。

仁心胜于冠冕,信仰优于血统。这部片最讽刺的在于:这位没有仁心的男主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冠冕。路易斯的母亲“为爱私奔”被家族抛弃是她一生的梦魇,所以寄希望于路易斯能荣归族谱,但承认世俗中冠以贵族爵位的荣耀却成了路易斯复仇的利剑。他机关算尽陷害谋杀了所有本族竞争爵位的对手,但之后却还是折在了女人手里…片尾的包袱抖得不错,也是想告诉我们治自己于死地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多行不义必自毙。

极尽揶揄的台词和吉尼斯一人分饰八角的伟大表演是本片的价值所在。被津津乐道的回忆录反转在我看来反倒是最大的败笔,为达到反讽的喜剧效果而牺牲了人物的行为逻辑。试想一个如此心思缜密且入狱后被迫接受谋杀交易的人会忘记将刚看完就放在眼前的手稿带走吗?像这样罔顾逻辑的情况在片中还出现了多次,可偏偏这个故事的叙述姿态又是如此的正经,让人下意识地以一部正经犯罪片的逻辑标准去要求它,以至于造成本片在观感上奇怪的割裂,也难以原谅它儿戏般的虎头蛇尾。其实让路易死于茜贝拉的诬陷反倒是更好的处理,宿命般的让成就复仇之人死于另一场报复,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讽刺。

看完突然爱上了黑白老电影的质感诶。主人公从底层阶级一路“杀”上公爵宝座,看似是对偏见和阶级差异的反抗,其实还是一个丑小鸭的故事,爵位是血统所决定的。而主人公以仁心为名的夺冠之路,最终还是以仁心的沦丧收尾。所谓仁心和冠冕都是人一生所要背负的重负 无论想要坚持哪个都要付出代价。BTW 脸盲看电影真的有困难,演职表出来才知道一人分饰了八角 错过一个笑点 害!

在这部电影之前我很少有能一口气看下去的黑白电影。电影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无趣。虽然本身讲述的是一个复仇故事,过程却可以称之为欢快的。另外,仁心与冠冕,这个命题非常有意思。母亲年轻时因为爱情抛弃了冠冕,却在年老时又开始怀念。仁心常与贫穷作伴,而冠冕往往与黑暗同形。主角虽然打着复仇的旗号,却不可避免的在追求冠冕的路上陷入了黑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台词真的非常有意思。

机缘巧合近来在读罗伯特 海因莱因的《双星》,书中提到了有“影坛千面人”之称的亚力克 吉尼斯,和他一人分饰八角的这部《仁心与冠冕》,故慕名前来,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犯罪故事。男主角路易这恐怕是史上最冷静最绅士的连环杀手了,彬彬有礼轻轻巧巧间杀人于无形,结局的两辆马车和放在桌上的回忆录还真是讽刺啊,1949年的老电影,剧本精彩绝伦,情节一气呵成,对白的遣词造句十分考究诙谐,典型的英式冷幽默。仁心贵于冠冕,信念胜于血统,无与伦比的优雅和才智䨰黑色喜剧中独树一帜,当冠冕本身意味着天渊之别的身份与境遇的差距,仁心就是一种荒谬的副产品,封建社会的普罗大众仰赖精英的公道与仁心,最后都变成被敲诈干净的民膏民脂,还不如,打碎天下所有的冠冕,在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共同分享人性的至善至美。

这是一部“儿子复仇记”,算是复仇片里的上品,非常英式幽默的表达,这冷幽默确实是大不列颠文化当中的一大特产。剧作扎实严谨,反讽效果挺强,以第一人称叙述,其画外音独白贯穿始终,设置巧妙!想必有些有一定阅片量的影迷看了该片,可能就会不约而同地将其同与之相类的卓别林的《凡尔杜先生》放在一块儿做对比,而就我个人而言,此片比后者在成色上还是略微差点,要说剧作水平算旗鼓相当,要说表现风格则各有千秋,但要说趣味性恐怕就是卓别林更胜一筹了。另外,本片最后那一分钟内剧情的忽转,把男主“美好的憧憬”一下子又打回了残酷的现实。我认为,这个结尾还是设计得太过“正义”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讲,就等于扼杀了留白,倘若没有这样一个剧情的忽转,规避掉这种“正义的结尾”,给个荒诞的留白,那我想影片的讽刺效果会更强些。

原来1949年就有这种把路人和观众都当成没脑子思考的人的电影了,看得好无语,看反派男主又蠢又自以为是还要做戏精的模样每次都让我联想到智商掉线的夜神月。剧情演技画面拍摄手法甚至包括演员长相没一点可以打四星,包括最后的强行反转也远远比不上库布里克the killing的结局来得合理,那位一人分饰八角甚至还有强行男扮女装好出戏,仅有的亮点可能就是男主和Sibella的几次谈话

古典电影的感觉,但似乎连续性剪辑还不是那么的成熟,有的地方可以看出不太连得上。不过本片似乎可以算是后来黑色电影的雏形,虽然女主从傻白甜到蛇蝎美人的转换似乎有些突然。不过最为亮眼的还是演员的表现,主角永远腰板挺直比贵族还贵族的气质,以及传奇的分饰八角(同属一个家族提供了合理性)。主体部分感觉过于依赖旁白,电影化叙事还不成熟,技法也比较简单,不过在结尾部分基于备忘录这一结构性道具做的翻转还算是有趣。可能也反映出在电影的早期,人们对于这种体裁的纪实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吧。(另外,英国人到底是有多喜欢喝雪莉酒啊hhh)

冷静又克制的镜头,直到最后都秉持优雅,仁心与寇冕是一种选择,选择了寇冕的路易亲手毁灭了整个家族,既是在说路易为了寇冕失去了仁心,为了扩大利益一步一步地杀光了无辜的人们,又像是在说贵族阶级不可避免的消亡,有趣的是贵族一家性情各异,职业还都不同,只有成长在非贵族环境下的路易优雅如一名古典的贵族,只不过他忘记了他母亲的选择,真爱也是一种仁心。

吉尼斯的演技是如此强大,以致于他如此鄙视欧比旺这个角色。故事以一种优雅庄重的方式演绎着谋杀,在你来我往之间双向阐释着“多行不义必自毙”,路易在最后的开放结局中把自己置身于未婚妻、旧日情人和自身回忆的三重困境下,延长了开场的主观回忆圆满完成之后的悬念,把最后的反转放在环外,达到“Q”式效果,也是伊灵喜剧的经典手法了。

85/100,丁尼生诗里的“仁心与冠冕”,仁慈是复仇的前菜,冠冕却是死亡的伪装。马兹尼自小被埋下复仇的种子,最终却因蛇蝎同样的报复而露出马脚。片中台词冷静沉稳、设局巧妙,以及亚历克·吉尼斯的分饰八角,对英伦贵族家族传统的尖锐讽刺是比《凡尔杜先生》更好的黑色幽默。结尾的开放式结局使电影回归沉重,“冤冤相报何时了”,鲜血铺就的青云梯终将带来恶果

获得奖项

  • 第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British Film
  • 第1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1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 第10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10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国际奖-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