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棒棒军(1997)

UP:2022-01-15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山城棒棒军

评分:9.4 导演:束一德 编剧:王逸虹 / 束一德
主演:庞祖云 / 赵亮 / 王群英 / 仇小豹 / 张新 / 谢先丽
类型:剧情
片长:5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重庆话
影片别名:
上映:1997
IMDb:

山城棒棒军简介

改革开发以来,数十万山乡农民手持一根竹杆涌进山城,帮助市民负重,肩挑背抗,爬坡上坎,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活力和喧嚣。这支“棒棒军”无序的劳动构成了特殊的打工阶层,方便了市民,也给城市带来了麻烦,没有豪华的场景和深刻的经济改革活动,但却又实实在在的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涌动和变化。“棒棒军”随着改革的速度进终要消失,但却无法回避地给山城的改革留下重重的一笔。
  重庆主城区依山而建且穿街走巷还需爬坡上坎,但看看现在的重庆人依然活得潇洒自在、轻轻松松。这不能不提到重庆的一绝,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村人,人人手中持一根棒棒.他们被称为棒棒军。棒棒的业务范围大到货主的大件商品如家具家电。小到市民买的一两把小菜,价钱也是随口喊,三言两句便将价钱敲定。货主在前面打甩手,棒棒扛起货物紧相随,重庆人不怕棒棒把东西拐走,他们大多诚实可信,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他们从农村到城市乾活,靠的是自己的双手。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
  在新时期的今天,棒棒已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散兵游勇集有向集体过渡的趋向,有的集体参加了用人单位规范培训,从事用人单位的体力劳动活动,统一服装、统一管理。并涌现出了帮助妇幼病弱、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为山城人民津津乐道。

简评

先看的那个转业军人拍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再看这部《山城棒棒军》的时候,第一感觉到的是剧本的扎实,虽然只看了三集,但是片中关于抢货,和雇主走失,居住环境,防老鼠偷吃东西,以及棒棒们之间的各种心机等等,有的以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则貌似不经意间一笔带过,水平很高。那时的电视表现的角度很多,除了棒棒们,还有装腔作势自以为很高尚的黄婆婆,说出“穷人家的孩子用心读书的还多些”的教授妻子,“换亲”的揭露,生了好多胎只为男孩的家庭,心思不正的餐馆老板等等,都是那么接地气的表现出来,比现在的装腔作势强多了

改革开放,梯坎儿,农民工,方言,工棚,幺妹儿,骗子,假钞,买妻,盲山,武警,老三届,插队,黄桷坪,妇科病,大学生,高考,歌乐山,知识分子,下岗,火锅,电梯,深圳,人贩子,穷亲戚,吃软饭,科学家,记忆器,小偷,夫妻住店,肇事逃逸,碰瓷,仙人跳,三陪女,农民企业家,划拳,偷井盖,时代剧,宠物狗,兽医,文盲,老外,发丧,商标,知识产权,生产队,资本主义尾巴,便衣,相亲,小面,“北京”,死亡,川江号子,山城,棒棒,山城棒棒军。

不可多得神剧,中国人的勤劳和坚韧的生命力被表现得十分到位,每个人都是立体的,人性的多样和复杂都演绎的很好。现在的电视剧真的太不接地气了,拍的都是“上层阶级”的故事,对真正的劳动人民着墨太少,劳动人民在一部部剧里只能是背景板的存在,希望有越来越多这样聚焦真声劳动人民的作品,现在这个创作土壤,太难了

这是老重庆人都看过的一部剧吧。很多人都说小时候看是喜剧,现在看是悲剧。一个重庆人真真会懂的,里面承载了太多,老重庆,进城,梦想。以前也喊过棒棒,2元,5元,他们就这样几块几块钱挑起了家庭的未来。里面每个人都有梦想,为了女儿读书,为了娶媳妇,为了考大学。现在三十而立,从他们身上其实也看到了自己。以前梦想来到大城市,现在却觉得这城市生活起来也并不是那么好。棒棒军已经不是一个职业了,他代表的是一种重庆精神。就像剧里走句台词,没有什么弯过不去,咬紧牙关,就过去了

贴近生活的演绎,才能触动每个人的感情。感谢老演员们的精彩演技,感谢老演员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为我们呈现了老四川人民的底层生活,全力阐释了处于社会最底层那群人的坚强、乐观和正能量。很可惜现在在大众媒体上看不到方言版了,不知道为何被禁。希望未来还有这样良心的导演和演员,给我们带来同样的精彩。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苦难辛酸、幸福欢笑。回看山城的变迁,九十年代的故事让我这个九五后也黯然惆怅。时代洪流,桑田沧海。激荡的四十年,究竟发生了多少或动人或悲凄的故事?没有人知道。 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的生命,每个女性角色都是不让须眉坚强生活,虽然是一部以棒棒为主要人物的剧,但其中的女性角色在我看来却更为动人。导演编辑在嬉笑间让你看穿生活无奈,人世百态。这是当时那一代文艺创作者扎根在底层土壤才会有的作品。这是一部对底层劳动者以深切同情同时又充满希望的走心电视剧,已经远不是川话方言剧巅峰那么简单。感谢当年的创作者记录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故事,感谢他们对劳动人民和每一个不放弃生活希望之人的关心和演绎。只有扎进泥土芬芳中的根,才能孕育自然美丽的花。毕竟白雪终将渗入土地,我们从这土地生长!

记得有集是梅老坎被喊去疏通下水道,为了多要点钱使了点小坏,女主人没有看出来还听信梅老坎声泪俱下的表演,把家里的旧衣服送给梅老坎。老坎走出来后在楼梯坎上抽了自己一巴掌,边哭边摇头,走下楼梯,这让我一直记到现在。最后一集里,工棚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和一个烈士,梅老坎一声“蛮牛”让人瞬间泪崩。太怀念那群人嬉笑怒骂间的酸甜苦辣所带给我小时候的记忆了,人生百态里那些交织着底层人民苦与善的个个镜头如今再看依旧是太真实太戳心,苦难即生活,所以爱真实,爱山城棒棒军。

朴素,平凡,却颇见真实,情感的真实,人性的真实,而且涉及的一些社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是社会剧变里一群与之沉浮的底层人的缩影,有踏上了春风,有读书改变了命运,更普遍的还是沉沦不定。值得一提的是,棒棒军成了城市化之余的陪葬品,这种山城特有的职业几乎消失不见,以后想了解估计只能从这部影视作品里获取相关讯息了。城早已不是那个城,人也不是那群人了。

奔着童年回忆来的,但是看着看着,也确实发现了:作为一部地方方言剧,当年能火遍全国确实是有道理的,首先剧本写得是真真的好,人物塑造丰满,剧情紧实,丝毫不拖泥带水,选题切点小但是展示却广泛,有棒棒这个远点铺陈开了“浮生百态”;其次是演员真的敬业又强大,做到了人戏合一,不得不佩服,有些负力也是真的。(建议现在做电影或电视的编剧、导演、演员都应该看看,对创作绝对有帮助)

第二集郁芳哥哥为了娶妻,把妹妹换给同村老汉。郁芳逃出村,遇到军人逃脱追捕。这剧情即便放现在看起来仍然惊心动魄。除开喜剧冲突,本剧是藏在喜剧外壳下的重庆地方志,编剧对群体的洞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人类学研究范本。#本四川男孩看的津津有味

对于重庆人来说,这个才是真正的最纯正最地道的重庆本土方言剧。也不是刻意要去区分,但很多剧确实是川渝难分的,而且四川话也分好几个大片。但这部,绝对是最正宗的重庆话,最正宗的重庆故事。而且每个重庆人都看过,真正的无差别覆盖,上至爷爷奶奶,下至我这一辈。再低一辈估计覆盖度确实不行了,毕竟更小的弟弟妹妹们不会主动去看,而且这些年重庆台好像也没见播放了,但并不妨碍这部剧的经典。重庆的本土剧,它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无论是剧情构造还是人物刻画均为上乘。由几个棒棒分别引出众多人物故事,多线叙事,节奏不乱也体现了导演的功力。展现了九十年代重庆的城市风貌,也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农民进城、下岗工人创业、假冒伪劣产品,恶劣的社会治安等等)。更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奋进的品格。实在是难得的好剧,可惜这样优秀的川渝方言剧已成历史,可惜啊可惜!PS:个人认为梅老坎这个角色塑造的尤为成功,庞祖云老师把梅老坎善良又透着小聪明的形象演绎的极其到位。

相关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