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曲(1934)

漁光曲UP:2021-03-27

渔光曲

评分:7.7 导演:蔡楚生 编剧:蔡楚生
主演:王人美 / 韩兰根 / 袁丛美 / 裘逸苇 / 罗朋
类型:剧情
片长:约80分钟(原片) / 56分钟(现存)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Song of The Fishermen
上映:1934-06-14
IMDb:tt1002784

渔光曲简介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东海边,在“渔光曲”的歌声中展开了一个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渔民徐福一家生活艰难,一对孪生子女小猫、小猴的出生更是加重了家庭负担。随后徐福死于海上,徐妈只好到船王何家做奶妈。小猫、小猴和何家少爷子英自小一起长大,感情要好。十年后,长大成人的小猫(王人美 饰)、小猴(韩兰根 饰)继承父业,以捕鱼为生;子英则被父亲安排出国攻读渔业,他一心希望学成归来能改良中国渔业。此后,盗匪猖獗,以及渔业公司的兴办,都使渔民的生活更加艰难。小猫、小猴难以维持生计,于是携着失明的母亲到上海找舅舅另谋出路。跟着舅舅卖唱的小猫、小猴在上海重遇了回国的子英,随后小猫、小猴却遭受了牢狱之灾,舅舅和徐妈也在一场火灾中丧生。经历了多番波折的三人,重新回海捕鱼。然而,命运弄人,那首熟悉的《渔光曲》再次响起……
  1935年2月,本片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简评

本片讲述了一个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以凄凉哀婉的风格描绘了在当时民生凋敝的社会状况下灾难重重的渔民生活,表现了导演对穷苦渔民的深厚情感。本片的情感是向内的,而主题是向外扩展的,它充分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渔业资本家的剥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掠夺。本片的视觉风格是比较压抑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导演对于社会现状的苦闷与无力感。另外从故事生动、情节曲折、描写细腻等特点可以看出本片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还是具有相当程度的成熟性的。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当年上海连映84天,主题歌“渔光曲”家喻户晓。典型中式影戏(褒义),太苦了,看哭了。/ “渔人的日子太苦了”,这世道的贫富差距太大了,到底怎样的政治幻想才能解救生来便带的凄苦不公?没有的,至少发展至今的人类社会仍是没有办法的。看不见的妈妈:“上海到底是个好地方,他们都很高兴呐……” / 有声音真好!音乐制作是聂耳。王人美真厉害,演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样子,完全认不出两年前《野玫瑰》里的也是她。还有,过去人真会给孩子取名小猫小猴小鸡小狗鸭?

所有最惨的moment用ave maria来马住(不知道是聂耳想用还是蔡楚生想用),也是别有风味!一样是三十年代,渔光少爷家里就土气,体育皇后里art deco多时髦!王人美其实长得很不中国,又别有风味。韩兰根的脸真是赏饭,每部片都可以一秒认出。队伍里把小猫赶出来的妹子长得特别洋气。片头纪念的不幸殉职的电光工友金先生,也永远留在了大荧幕上。

电影看得我拳头硬了,但是硬了之后,我又该做些什么呢?像个“看客”一样么?可是这个世界的人民,哪有一个不是在刀尖上跳舞的呢?蔡楚生先生的无奈,所拍的,放在今日也依旧存在着。左翼电影前期的代表作品,也是在国际电影节第一部获奖的中国影片,尖锐的阶级对立,尖锐的剥削与被剥削,看得出前期的左真的很左,左的爆裂,当然影片还保留了早期“影戏”的拍摄特色,还有拼贴等早期的剪辑手法,第二代导演保留传统式“影戏”结构并运用新颖的拍摄手法,中国电影在进步,在探索。我想中国电影自出生起,就带有现实主义的血色,中国在那个时候,浪漫的形式该是一件奢望。哪有什么救世主?全是血淋淋的双手换回来的!

真是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部左翼运动发展到顶峰制作出的电影颠覆了我对中国电影的想象。由于当时社会变革,人们开始厌恶远离现实的鸳鸯蝴蝶派,武侠作品,由此引发了左翼电影运动。而这部作品是中国第一部在国外获奖的影片,现存的版本展现的剧情结构十分有限,但是还是能看到蔡楚生导演对于电影声音,蒙太奇和人物塑造的想法,男女主角演的真好。蔡楚生导演影片中主要展现的是贫富差异和阶级差异对底层人苦难的加剧,是上层人对底层人的疏离与剥削。表演上依旧更倾向舞台剧,但由于聂耳配乐的加入使得这部影片更加升华,渔光曲的出现是什么呢,不是底层人的自怨自艾,是悲怆到尽头而依旧要面对的木然和一自我安慰罢了。少爷这个角色是一次突破的,他是个中间人,非黑非白的灰色人物,换句话说,会不会就是蔡楚生导演自己呢?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在海外获奖的影片,是比较值得铭记的。当然电影本身的分量也足够重,那种现实主义本身的穿透力,是直击人心的,再铁石心肠的人也很难无动于衷。主题曲《渔光曲》在电影前半段唱时只觉得好听,但是在结尾唱起来时,那真的会有些心酸悲凉了。而如今早已翻天覆地,当年反映穷苦人民生活的《渔光曲》成了声乐考试的演唱曲目,也是令人感慨万千。

如果不学中国电影史,应该不会来看蔡楚生的《渔光曲》,主要是由于电影的画质过于糟糕。《渔光曲》是左翼电影运动的杰出代表作品,也是当时票房最好的一部,连映八十多天,同时影片获得了莫斯科电影节奖,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渔光曲》继承郑正秋的影戏传统,讲述中国渔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但渔业公司留学少爷具有同情心的设计弱化了影片的批判性,影片也因此被批评家批评为具有改良主义色彩。尽管有如此的指摘,不可否认的是影片所创造的艺术风格与叙事传统在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强戏剧性冲突、伦理情感表现、抒情音乐的使用都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中国人的审美与中国底层人民的呼喊,是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的鲜明地标。

电影看得我拳头硬了,但是硬了之后,我又该做些什么呢?像个“看客”一样么?可是这个世界的人民,哪有一个不是在刀尖上跳舞的呢?蔡楚生先生的无奈,所拍的,放在今日也依旧存在着。左翼电影前期的代表作品,也是在国际电影节第一部获奖的中国影片,尖锐的阶级对立,尖锐的剥削与被剥削,看得出前期的左真的很左,左的爆裂,当然影片还保留了早起“影戏”的拍摄特色,还有拼贴等早期的剪辑手法,第二代导演保留传统式“影戏”结构并运用新颖的拍摄手法,中国电影在进步,在探索。我想中国电影自出生起,就带有现实主义的血色,中国在那个时候,浪漫的形式该是一件奢望。哪有什么救世主?全是血淋淋的双手换回来的!

这部电影的伟大是在于无论何时看,都是悲壮讽刺的。如果说如今的电影缺乏了什么,可能是缺乏了一种揭示现实的勇气。沉迷在过去的繁荣你,永远不会往前看。蔡楚生对电影的调度实在是成熟,无论是放在何时都是优秀的。几条叙事可以衔接得如此成熟,如今又有多少导演可以做到。演员的演技虽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戏剧表演的特色),但是他们也演的真情实感。三次渔光曲,是三次不同环境的体现。时代的尘土究竟有多沉重,恐怕只有人民自身才深有体会。

苏州修复电影展56分钟版,并未由苏州交响乐团现场配乐,只是在放映前演奏了片中三次出现的《渔光曲》本曲。「上海是个好地方,他们都很高兴呢。」作为六年沪漂真是哑然失笑(无独有偶今天看的《舞台姐妹》也有入沪谋生的情节)。虽然剧情明显因为篇幅缺失断断续续(例如莫名被捕的小猴小猫/戛然而止的结局),而且声轨仍然是破破烂烂影响观感(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主题曲《渔光曲》),但还是体现出蔡楚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如兄妹上街拾荒与富翁情妇打闹构成的平行蒙太奇(王人美的表演动人),母亲假意让孩子休息却熬夜补网以致变瞎的细节。前排有两三个文化部领导不知道是不是在不同场合看过太多遍,到了后半部都开始玩起手机来了,现在你们知道中国电影是一帮什么人在管了吧?苏州大道喜剧院的座位窄得像是在给观众上刑,列入避雷名单以后不去了。

一曲“渔光曲”贯穿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道尽了当时全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苦辣的悲惨艰苦的生活。银幕上优美的视觉形象(波光粼粼的水上的渔船)和音乐,大大增强了情节所提供的表现能力,曲子更是加强我们对小猫小猴的遭遇同情。表演者脱离了过去夸张的戏剧表演风格,朴素自然更为真实的表演情感真挚。蔡楚生很会运用电影镜头语言与技术:有一处使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将小猫小猴的遭遇与上层社会的脂粉女人进行对比更是加强了影片的现实主义批判意味;使用象征意味的手法,比如捕鱼网的母亲眼前的烛光(主观特写)是家庭的困苦;主观镜头的使用(即将昏倒的母亲眼前的叠化重影);借用镜子表现人物的心理崩溃和分裂;丰富的镜头运动(俯拍劳动人民;推情感;摇空间)。同时影片还赞扬了具有思想先进的青年(少爷)

晚上看了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渔光曲》,1934年的作品,我已经没有把这部电影当电影看了。完全是在看纪录片的心态。那时候的人们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怎么生活?环境如何。电影抖的非常厉害,眼睛都看疼了!全剧都是渔民悲惨的生活,可是八十几年过去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没有办法共情。演员一看,都挺符合剧情,看不出有走后门,潜规则啊,资本塞进来的感觉哈。少爷的扮演者罗朋,今天的眼光看也还是很帅,可惜29岁就病逝了。主题曲渔光曲,翻唱的人里,都没有原版那种味道。翻唱的人声音都太完美了,要么靡靡之音太抒情了,要么节奏拖的太长,没有一种接地气的质朴感,我说不出什么是恰当的,但看完电影,听了好多首排名靠前的翻唱都唱不出我要的感觉。其实审美就是主观的吧。

相关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