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行(1967)
Two for the RoadUP:2021-10-15

第五届
- 最佳剧情片——《我女若兰》(中影公司出品)
- 最佳导演——李嘉《我女若兰》
- 最佳男主角——欧威《故乡劫》
- 最佳女主角——江青《几度夕阳红》
第42届
- 最佳剧情片——《恶夜追缉令》
- 最佳导演——麦可尼可斯《毕业生》
- 最佳男主角——洛史泰格《恶夜追缉令》
- 最佳女主角——凯瑟琳赫本《谁来晚餐》
外国电影
片名 | 制作公司 | 演员 | 上映日期 | 票房 |
---|---|---|---|---|
香港女伯爵 | 环球 | 马龙白兰度、苏菲亚罗兰、悉尼卓别林、蒂比海德伦、查理卓别林 | 1967年1月5日 | $1,100,000 |
女煞星 | Alfred Roome | 理查强森、爱卡索摩、西尔瓦科西纳 | 1967年2月21日 | |
驯悍记 | 哥伦比亚影业 | 伊莉莎白泰勒、李察波顿 | 1967年3月8日 | $8,000,000 |
野狼 | 20世纪福斯 | 保罗纽曼、弗雷德里克马区 | 1967年3月21日 | $12,000,000 |
皇家夜总会 | 哥伦比亚 | 彼得谢勒, 乌苏拉安德丝, 大卫尼文, 伍迪艾伦、奥森威尔斯 | 1967年4月13日 | $31,132,592 |
007:雷霆谷 | 联美 | 史恩康纳莱、丹波哲郎、若林映子、滨美枝、唐纳普莱森斯 | 1967年6月12日 | $43,084,787 |
决死突击队 | 米高梅 | 李马文、欧尼斯鲍宁、查尔斯布朗森、约翰卡萨维兹、吉姆布朗、劳勃雷恩、泰利萨瓦拉斯 | 1967年6月15日 | $45,300,000 |
吾爱吾师 | 哥伦比亚 | 薛尼鲍迪, 丹尼斯霍珀, 杰克尼克逊 | 1967年6月14日 | $42,432,803 |
死神骑马来 | 联美 | 李范克里夫、约翰菲利普劳、卡罗皮萨凯因、路易吉·皮斯泰利 | 1967年7月9日 | |
恶夜追缉令 | 联美 | 薛尼鲍迪、洛史泰格 | 1967年8月2日 | $24,379,978 |
我俩没有明天 | 华纳兄弟 | 沃伦比蒂、费唐娜薇、金哈克曼 | 1969年8月13日 | $50,700,000 |
俪人行 | 20世纪福斯 | 奥黛丽赫本、亚伯特芬尼 | 1969年9月20日 | $12,000,000 |
森林王子 | 华特迪士尼 | Bruce Reitherman、Phil Harris、Sebastian Cabot、George Sanders | 1967年10月8日 | $73,741,048 |
凤宫劫美录 | 华纳兄弟 | 凡妮莎蕾格烈芙、李察哈里斯、法兰柯尼洛 | 1967年10月25日 | $31,102,578 |
盲女惊魂记 | 华纳兄弟 | 奥黛丽赫本, 艾伦亚金斯, 李察克雷纳 | 1967年10月26日 | $17,550,741 |
铁窗喋血 | 华纳兄弟 | 保罗纽曼, 乔治肯尼迪 | 1967年11月1日 | $16,217,773 |
谁来晚餐 | 哥伦比亚影业 | 史宾塞屈塞、薛尼鲍迪、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休斯顿 | 1967年12月12日 | $56,666,667 |
娃娃谷 | 20世纪福斯 | 芭芭拉柏金斯、蓓蒂杜克、保罗布鲁克、雪伦泰蒂、苏珊海华 | 1967年12月15日 | $44,432,255 |
杜立德医生 | 20世纪福斯 | 雷克斯哈里逊、珊曼莎艾嘉、安东尼纽利 | 1967年12月19日 | $9,000,000 |
毕业生 | 联美 | 达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罗夫特、凯瑟琳罗斯 | 1967年12月21日 | $104,901,839 |
日本电影
片名 | 制作公司 | 演员 | 导演 | 上映日期 |
---|---|---|---|---|
陆军中野学校 龙三号指令 | 大映 | 市川雷藏、安田道代、加东大介、松尾嘉代、滝田祐介 | 田中德三 | 1967年1月3日 |
杀人狂时代 | 宝冢(东宝) | 三桥达也、砂冢秀夫、団令子、天本英世、江原达怡 | 冈本喜八 | 1967年2月4日 |
国际秘密警察 絶体絶命 | 东宝 | 仲代达矢、尼可亚当斯、水野久美、真理アンヌ、佐藤允、田崎润、平田昭彦、土屋嘉男 | 谷口千吉 | 1969年2月11日 |
忍者武艺帐 | ATG | 山本圭、小山明子、佐藤庆、松本典子、渡辺文雄、露口茂、小松方正、戸浦六宏 | 大岛渚 | 1967年2月15日 |
佐佐木小次郎 | 东宝 | 尾上菊之助、仲代达矢、长门勇、司叶子、星由里子、土屋嘉男、中丸忠雄、平田昭彦 | 稻垣浩 | 1967年4月1日 |
杀手故事 | 大映 | 市川雷藏、野川由美子、成田三树夫 | 森一生 | 1967年4月29日 |
陆军中野学校 密命 | 大映 | 市川雷藏、高田美和、加东大介、野际阳子 | 井上昭 | 1967年6月17日 |
眠狂四郎无赖控 魔性之肌 | 大映 | 市川雷藏、鰐渊晴子、成田三树夫、久保菜穗子、金子信雄、木村俊惠、三木本贺代 | 池广一夫 | 1967年7月15日 |
金刚的逆袭 | 东宝 | 宝田明、滨美枝、天本英世、天本英世、Linda Miller、堺左千夫 | 本多猪四郎 | 1967年7月22日 |
日本最长的一日 | 东宝 | 三船敏郎、加山雄三、黑泽年男、小林桂树、佐藤允、山村聪、平田昭彦、田崎润、松本幸四郎 | 冈本喜八 | 1967年8月3日 |
怪兽岛决战 哥吉拉之子 | 东宝 | 久保明、前田美波里、高岛忠夫、平田昭彦、土屋嘉男、佐原健二 | 福田纯 | 1967年12月16日 |
获得奖项
- 第25届金球奖
提名:Best Actress - Comedy or Musical / Best Original Score - 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 第20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斯坦利·多南 Stanley Donen导演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饰 Joanna Wallace
阿尔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饰 Mark Wallace
伊莲诺·布罗 Eleanor Bron饰 Cathy Manchester
威廉·丹尼尔斯 William Daniels饰 Howard Manchester
克洛德·多芬 Claude Dauphin演员
简评
为了几段回忆揉在一起的形式,为了赫本的好看,给三星吧。恋爱故事中有感人的地方,可总体感觉不疼不痒ni chaud ni froid…美国的爱情电影真心跟法国意大利的不一样,挺不习惯的。看到赫本闹脾气从海边起跑跑出百米开外时听到男主情急之下高喊你别跑啊你回来我就娶你她瞬间就转头回到男主身边两人就此结婚了的那段还是被culture shock到了:这已经是60年代末了啊,美国电影为啥还在讲这种童话故事…可能他们的出发点到底是相信婚姻的,然后经历了很多事,才渐渐开始总结开始感叹开始超越这个制度,但在我们这的电影里这个出发点很早就不复存在了。导演故意给赫本安排了几件颜色特别亮搭配特别丑的衣服,一出场就把观众逗笑了;他们和另外一家三口游Chantilly的那段真的就是法意常见的傻X美国游客典型…
没想到这居然是一部公路片。本片最大的特色是娴熟地运用了交叉剪辑,把男女主人公从巧遇到相恋到十年后的婚姻危机整个历程勾勒得清清楚楚。看完全片你会发现,他俩真是太适合了,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中年的赫本演技真好。本片的第二特色是运用女性视角叙述故事,所以观众看到的结果就是,这场爱情出现危机,完全是男人的问题。他自私、幼稚、忙于工作不顾妻儿,并且确实如那个刻板的教授所言有极强的控制欲。结局的和好,稍微有点莫名其妙。台词特别优秀,很多对话宛如诗歌,优美文雅,针锋相对,既推动情节又刻画人物,真是厉害。7分。
.丽人行里,她与比她小7岁的阿尔伯特芬尼搭档合演了一出爱情公路片,经历了相遇,相爱,婚姻,生育,出轨,外遇,复合的过程。不过时间线是被打乱了的,这种形式很新奇,在当时应该是很少见的吧。不同的时期被剪到了一块儿,试图表现爱情和婚姻的真谛,但蜜月那段始终存在,贯穿到最后,体现了一种不忘初心,牢记爱情的精神内涵。38岁的她虽然容颜渐老,但依旧是魅力不减。
三点五星。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了刘别谦风格的对话,说话不带停的听着特别累,尤其是里面的包袱有点过时了,听了一大段对话都没有等到一个好笑的点。有时候人物又要撑破脸大笑,让我觉得情感表达上有几幕用力过度。转场我很喜欢,很有现代主义色彩,最后的结尾又在一起倒是比较现实。看着他们两个互相厌倦生活逐渐没有生趣,让我有点触动,但处理得还是不够细节
时间来回跳跃形成的碎片化叙事让观众不得不好好审视这段婚姻关系,从产生恋情到双方冷淡。热恋之后矛盾就开始出现,恋爱不是问题婚姻才是问题,热恋时有你我便是世界,结婚后再奢侈都难以满足。剪辑和故事相辅相成甚至前者比后者更有意思,很多画面的处理只能用先锋来形容。阿尔伯特芬尼嘴巴真大,奥黛丽赫本永远美丽。“什么样的人会对坐着却一言不发,已婚的人”
出乎意料的好。倒叙插叙的拍摄从一开始虽稍微的错乱,但随着时间线同时的推移,也慢慢梳理的清晰起来。在老牌配乐之下,爱情的催化与暗淡也变得更加生动。尤其适合爱情中失意或得意的男女同志,借着半斤酒劲儿,坐地板上靠着沙发一遍一遍的看,意识流的佳品。从《The Marrying Kind》(1952)开始,慢慢无比热爱婚姻电影,且同样是讨论与批评爱情与婚姻时,《丽人行》的插花式的年龄段更具象性的让观众与角色一同走过了整段爱情的开始和经过,并对最终二人的选择,搭上了美满的顺风车。
1,电影开头,多个女孩挤在车里边弹边唱,赫本相当抢眼,因为只有她板着脸唱歌,表情与车内整体氛围极不相称。2,男女主的表演,婚前不像恋人婚后不像夫妻,整部电影拍得就像九十年代初给歌曲配画面的MV一样,男的女的在不同场景走走跑跑抱抱亲亲矫情造作。3,全片演得最好的是那个招人烦的小女孩露西,比赫本演得好多了。两星半
用公路片的形式,去探讨爱情真谛值的命题。每次看完这种类型的电影,都得放一首阴天才算尽兴,莫文蔚的嗓音配上那句“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请它永不减”,李宗盛确实是把男女这点事活明白了。得肯定的点:赫本的演技(可能是除了罗马假日演自己之外最好的一部),以及导演在尝试一种很新的剪辑叙事方式。
后来的《爱在》三部曲,分别模拟了soulmate相遇、重逢与厮守于不同年代的清谈与由灵魂上升到肉体的陪伴,而本片,则像是用相恋、婚姻中、再重逢的不同阶段,打碎成很多条场景,再用意识流手法近乎随意的重新拼贴在一起,交互对比、跳跃、互文,有机锋、有依恋、有羁绊,满屏皆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喟叹,只是这种非线性手法,即便如今也有不0低的观赏门槛,要不是赫本的神颜和时装秀,怕也不那么容易能坚持到底。
以混淆时间的交叉剪辑方式重点展示婚姻片段的方法很有趣,两位主角的人设也足够有趣来支撑最后happy ending的结局。但令人无奈的是,这依旧是一部美好的婚姻童话,现实中的婚姻很难在经历了柴米油盐、生子、出轨之后仍保有最初的热情和爱恋,转变为亲情或许是最好的结局,而更多则走向不可挽回的分别。
“不要再诽谤了。”“我什么也没说。”“装了消音器,不意味着你不是狙击手。”除了两三句这种俏皮争执,全片无任何看点。剧情大致通过夫妻俩时隔多年旅行的交叉平行剪辑,试图展示一段婚姻无可奈何坠落的过程,但是剧本和表演都极糟糕。男主的头骨显得非常粗笨坚硬,像是《五路追杀令》里的死人脸乔尔·埃哲顿,他全片老是跟老婆对一些小事争吵,表情狰狞毫无魅力。赫本就连起床时都画着眼线,她要是不像好好表演那还是别演了,更可怕的是,俩人所谓一见钟情来得莫名其妙,过程也不来电,赫本那些俏皮的做派看着都是给观众表演的,身边的老公晾在那格格不入。就连旅伴家那个嘴贱小女孩都十分令人作呕。这剧本把罗西里尼、安东尼奥尼的暧昧变成了乏味。平行剪辑运用极差,一家三口刚到旅馆,接着插入俩人曾经睡水泥管的短促镜头,这种拼接想表达什么?
A/把情感消磨的宿命论时间重塑为一个不断被穿孔的任意门时间;旅行的空间感知也完全落实于诸多前进、倒退与偏斜的运动线条。演员的身体时而展现出木偶般的停滞或僵直,这些细碎的姿态之锚将短暂的情绪表达如此深彻地凝定;而坦然的速度控制更是让时间的密度伸缩自如。何必去等待一段奔跑到拥抱的时间呢?又是为什么必须等待一段说出“爱”的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