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狙击(1993)

In the Line of FireUP:2021-02-14

《火线狙击》(英语:In the Line of Fire,又译《火线大行动》)是一部在1993年上映的美国悬疑犯罪惊悚电影,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克林·伊斯威特、约翰·马尔科维奇、蕾妮·罗素等人主演。

火线狙击

评分:7.3 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 编剧:杰夫·马圭尔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约翰·马尔科维奇 / 蕾妮·罗素 / 迪伦·麦克德莫特 / 盖瑞·科尔 / 弗雷德·多尔顿·汤普森 / 约翰·马奥尼 / 格雷戈里·艾伦·威廉斯 / Jim Curley / Sally Hughes / 克莱德·草津 / 史蒂夫·海特纳 / 托宾·贝尔 / Bob Schott / Juan A. Riojas / 艾尔莎·瑞雯 / 帕特里卡·达博 / 瑞安·库托纳 / 布赖恩·利比 / 埃里克·布鲁斯科特尔 / Patrick Caddell / 约翰·赫德 / Alan To
类型:剧情 / 动作 / 惊悚
片长:128 分钟 / Portugal: 138 分钟(TV ver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火线大行动(台) / 火线追击 / 火线
上映:1993-07-09
IMDb:tt0107206

火线狙击简介

肯尼迪总统的遇刺让身为他贴身保镖的弗兰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饰)陷入了自责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即使多年过去,但只要一想到此时,弗兰克总觉得是自己的失职和大意造成了这一悲剧。某一日,一个神秘的电话引起了他的警觉。打电话的男人名叫米奇(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饰),他告诉弗兰克,自己准备暗杀现任总统,并邀请弗兰克玩一个所谓的“游戏”,这个游戏的成败将直接影响总统的命运。
  往事重演,这一次,弗兰克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保护总统的安全。这个米奇到底是谁?他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在一连串的疑问面前,一场激烈而又危险的追杀游戏逐渐展开。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约翰·马尔科维奇 第51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男配角(提名)约翰·马尔科维奇 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约翰·马尔科维奇

简评

满脸褶子身体差还臭脾气的老东木哪来的勇气非得要做总统贴身特工还在任务期间勾引女同事?美国总统的特工真要这样安排也太业余了。让他直接去调查布思的案子不也算发挥余热吗?导演要让主角光环大爆发也该换个靠谱的人做主角吧。老东木差点就毁了这部电影,幸亏马尔科维奇扳回了一点。

。不由得想起了老爷车,在老爷车里 老爷子用一辆老爷车拯救和开启了一个少年的全新生活。这部片则是老爷子的自我救赎。东木的角色总能给我一种力量,无比坚韧的力量感。同时他也会告诉你这种坚持不是口号 不是一种道德优势 反而常常会伴随着自我怀疑、悔恨、挣扎和痛苦。

完全冲着Clint Eastwood去看片子,却发现John Malkovich更出彩。他是骨骼坚毅的西部片标杆,但在这部片子里为了雪耻而拼命的样子真pathetic,让人看不下去。再加上莫名其妙的爱情戏码,莫名其妙的调情,更让人失望。故事和剧本够不上他,或者是他不适合演这种商业片。但John Malkovich扮演的反派,人设和表演贴合度很高,既让人厌烦又让人同情。

没想到三十年前的东木就已经这么老了,但他在63岁这个年纪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还是跟30岁的Lily在一个频率。最终只有两个顶级偏执狂可以最懂对方,电影结尾死去的杀手,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他用自己的死亡留言对东木老头说:像你我这样的好人,注定只能孤独的过一生。

影片极具古典主义气质,就拿东木和马尔科维奇房顶追逐那场戏,有种希区柯克的错觉,沃尔夫冈也很擅长把握气氛,警匪之间的角力拍出了亦敌亦友的复杂感,尤其最后那通电话留言,在时间错位的情况下徒留一丝唏嘘,老牛仔在里面谈情说爱的部分比较多余,没有变节的马尔科维奇有趣。

如果这位杀手真是如电影所表现的如此偏执和富有同理心,那我倒有点同情他。又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杀手或许早已厌倦了世间的勾心斗角和奸诈遍地,死亡已是轻描淡写,他想寻求真正的朋友,可惜,他们分别站在了正邪两端。世事无常,还是不要以极端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

至今我已看了二十多个“伊斯特伍德”,这几乎是第一个让我讨厌的“伊斯特伍德”!全片都透露出这个过气特工的自大和不专业,而且还几乎是将伊斯特伍德“老牛吃嫩草”玩的最油腻的一次,我怀疑正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伍德才把握了两个其后来自导自演电影的“致命武器”:老而自怨自艾并最终获得救赎,以及老牛吃嫩草。当然,影片中的伍德身上诸多令人不悦的负面特质,比如些许的虚伪、迟疑、恐惧等,也许正是正常人性的反映,而影片设定中最有意义的部分,正是对于真实处境和人性状态的揭示呈现。本片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由马尔科维奇饰演的前中情局杀手,寥寥数笔即让这个颇为复杂的人物充满了吸引力,这真是一个值得反复深入揣摩的“反派”,而且我们似乎也很期盼影片最终的结局是马尔科维奇与总统同归于尽。

执导上对商业惊悚类型的处理完成度还是挺高的,John Malkovich的表演也很惊艳,主要问题是剧本一些桥段可信度不够(比如最后带进场的子弹)、女主感情线跟主线融的不好(那个年代商业片普遍硬伤)、晚辈戏份也不够多(强行被女主感情线分走了)、整体事件设计不够简洁到后面就流水账了等等。莫里康尼的配乐有点不搭片子风格,但还是优美的。

重溫。也算東木的警匪經典了,其中的老白男帶點沙豬人設,也只有那個年代才敢的產物。劇情雖然各種俗套,個人英雄主義、總統刺殺、妻離子散的悍警等,但拍的氣勢萬鈞,尤其劇本細節的掌握,電話雜音、片尾錄音、死亡凝視等,註定不是一般警匪片,就是反派動機跟行為太潦草,好在John Malkovich的神經質表演,完美消化了這些瑕疵變合理,娛樂性極高的作品。

整体比较工整的老派带有悬疑元素的动作片,剧本不错。风格上偏写实且几乎没有大场面,可诸多场景紧张程度丝毫不逊于后来的讲求“快节奏+各种视听感官上轰炸”的同类型片。东木老爷子这次扮演特勤局探员有点美式+老年版“中南海保镖”的既视感哈哈,有场追逐戏够精彩(当时62-63岁的东木还这么能蹦能跳...)。不过说实话本片中马尔科维奇扮演的冷峻高智商反派实在是给这个故事加分不少。“行货”是“行货”了一点,不过故事中东木和马尔科维奇二人角色设定和从头到尾的博弈背后所想表达的政治意味依然是值得思考的。对了,配乐是莫里康内,难怪有几段配乐如此抓人。

乏味啊。悬念营造不足,昏昏欲睡。伊斯特伍德全程都像是个等待救赎的笨蛋,只是最后眼看要全剧终了,突然幡然醒悟了一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用暗语,也不要把电话号码记在小纸条上,要完完全全记在心里哦。不然就会被碰巧破解谜语的警察干掉哦。

白种老男人的低劣意淫之作。按照本片特勤局的作为,所有总统都被暗杀都不冤。马舍科维奇的反派比老爷子的角色有魅力,还有不知道为啥给老爷子安排一段不伦不类的感情戏,美女爱上老爷子,是图他不洗澡?总之本片中规中矩,为了衬托主角的睿智,不少反智行为。唯一亮点就是反派。

获得奖项

  • 第20届土星奖
    第20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剪辑
  • 第51届金球奖
    第51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5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5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剪辑
  • 第3届MTV电影奖
    第3届MTV电影奖
    提名:最佳反派
  • 第33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第33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Eddie —— Best Edited Feature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