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前线(2020)

Подольские курсантыUP:2021-06-06

最后的前线

评分:7.6 导演:瓦季姆·舒梅列夫 编剧:瓦季姆·舒梅列夫 / 伊戈尔·乌戈尔尼科夫
主演:阿尔乔姆·古宾 / 卢博夫·康斯坦丁诺娃 / Igor Yudin / 亚力克萨·巴杜科夫 / 叶甫根尼·戴亚特洛夫 / 谢尔盖·别兹鲁科夫 / 罗曼·迈迪安诺夫 / 叶卡捷琳娜·列德尼科娃 / 小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达里亚 / 瓦西里·米什琴科 / 帕维尔·史顿 / 迪米特里·布尔热 / 尼古拉·萨姆索诺夫 / 卡琳娜·曼德罗夫斯卡娅
类型:战争
片长:136分钟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影片别名:The Last Frontier / Podolskiye kursanty
上映:2020-11-04(俄罗斯)
IMDb:tt1221698

最后的前线简介

这部电影讲述了1941年10月波多尔斯克军校学员在莫斯科郊外英勇抵抗的故事。波多尔斯克步兵和炮兵学校的学员被派往伊林斯基防线,与苏联第43军的部队并肩作战,阻止德军的前进,直到增援部队到达。由于寡不敌众,这些年仅十多岁的年轻人在一场持续近两周的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场战 斗旨在阻止远为优势的德国军队向莫斯科推进。这部电影不仅关于战争。它也关乎爱情,真正的友情,以及从童年到成年的道路。大约3500名学员和他们的指挥官被派去坚守莫斯科郊外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大多数人永远留在那里。

简评

战争中的青春岁月硝烟纷飞,残酷的浪漫故事。结尾三人组一齐牺牲有效地避免了情感戏走向烂俗,可惜叙事上有点散乱。为什么打那么高分?因为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跟《长津湖》这种屑片比较了一下,特么的简直好看太多。光立意和角色的塑造就甩《长津湖》这种战狼成堆的片子不知道多少条街。国内这些人拍历史片还是认真学着点去拍吧,好好审视一下历史,要不了解历史还真以为抗美援朝战争是平推过去的(笑)

2020年俄罗斯战争电影中的良心制作,不负盛名。从意识形态角度讲,继承了前苏联战争电影宏大的战争叙事场面和正义战胜邪恶的主旋律,没有人海战术,没有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没有以少胜多的夸张神剧风格,通过几场血腥的战场厮杀近镜头,客观的呈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从拍摄技术讲,喀秋莎火箭炮的长镜头,惊艳且壮丽,成为了全片最佳的看点之一,对手德军飞机的俯冲和炸弹投掷后造成的地面伤害,效果也很逼真。从细节营造上看,苏军战士使用的芝加哥打字机,看了豆油的影评才知有很精细的历史考究,军服的穿着甚至步兵炮兵不同的兵种军衔,也还原的恰到好处。当然,个人感觉美中不足的一点是:贯穿全剧的感情线有刻意煽情的端倪,尤其是男二身中数枪依旧和女主碎碎念的片段,以及最后炸弹爆炸前的慢镜头呈现,不禁感觉有些刻意和尴尬。

7分。又是一部惨烈的战争片。1941年10月,德军剑指莫斯科,前线部队离莫斯科只有200公里。苏联红军被部署到更远的地方,暂时无法回撤驰援首都,只有波多尔斯克军校的学员能够调动。未来的军官其实也就是十几岁的新兵蛋子,第一次上战场,拖住德军十几天,战况可想而知的残酷。很多战争片都喜欢安排爱情线,有的比较违和,有的没有必要,有的厚此薄彼,只有这一部,爱情线恰当好处。爱和青春与战火硝烟是最好的对比。

战前军校、战间前线的友情、爱情文戏略意外,估计是考虑到和平时代(对于俄罗斯其实未必)青少年观众。“灵活”很玄妙滴!伤筋动骨的紧急动员!对孩子撒谎令人心酸……战火中成长必须破除浪漫!伪装误会、不忍开枪、骂地堡施工、隐蔽开炮、空袭下惨烈、喀秋莎火力下抢菠萝、炮盾截腿、护士长质问、伤员请缨、认错坦克、对炮几段比较精彩。耐人寻味的是,片子尽可能淡化了苏共,这样恐怕解释不清一些地方……

三星吧,主旋律的痕迹恨明显嘛……打完炮竟然还互相欢呼而拥,真的挺让人无语在那种生死攸关的情形下还能笑的出来嘛。苏德战争的第一年,41年后半年,德军兵临莫斯科的时候,苏联为了拖延迟滞德军前进速度,一共前前后后组建了几十个志愿师(具体数字忘记了),全部都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平民,其中包括了很多的学生,说白了就是纯炮灰,因为连武器弹药的基本配给都没有,伤亡是非常的惨烈。如果没有罕见的寒冬突然降临,莫斯科陷落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片中明显用感人的爱情故事削弱了真实历史中发生的由战争带来的死亡残酷野蛮,从这一点上该片明显就比之前的“勒热夫”差很多。另外该片导演的拍摄技法非常一般,给出的镜头缺少战争片应该具有的震撼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拍出了流水账的既视感,可惜了场景布置上所下的一番功夫。

唉………看的人心里好难受啊!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最后都牺牲在了战火中,那一对美好的情侣,他们才刚刚获得爱情…太惨了太惨了…无数次的让我们去面对战争的残酷,所以在现在这个社会,他妈的谁挑起战争谁绝对是恶魔!看这种反法西斯的电影,比看现在那些美国大兵在第三世界国家打仗身亡的更让人心痛,因为正是这些美国狗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俄罗斯二战题材电影太值得看了…很震撼很棒

作为“电影”还可以,不失为可以一看的战争片,尽管感情戏那段着实没什么必要性。提几个问题或值得商榷之处:1、1941年10月,苏军居然用上了波波沙,显然PPD的道具没人做;2、1941年10月,苏军侦察兵军官竟然能端着美制“汤姆逊”冲锋枪作战,是因为这个演员就喜欢这枪么?3、整片中威力最大的枪械当属托卡列夫TT-33,在苏军军官手中,命中率几乎百分之百,且一发毙命;4、作为面积杀伤型武器,片中的喀秋莎火箭炮堪称“精确制导”。

中规中矩,不算出彩。真实事件改编,军校生上战场,保卫他们的家园。电影中有不少的镜头台词,在表达即使大势已去,即使没有办法力挽狂澜,即使什么都改变不了,那我也要抵抗,我就是为了要恶心敌人,哪怕是阵地已破,我也要把枪里的子弹都打出去,想想我们国家的抗日战争以及建国后的大大小小的战争,那一场战斗不是这样。最后向战死在战场上的学员致敬。战争场面干净利落,爆炸效果真实。

狗粮太多,劲爆的战争场面太少,看的不爽。我对战争片唯一的评分标准就是够不够打,双方的你死我活够不够激烈,别的都无所谓。很显然这个影片不符合我的观影标准。我在网上见过不少人把这个电影的部分场景做成了gif,比如几个人一起从隐藏的壕沟里推出野战炮打德军坦克,还有喀秋莎对德军狂轰滥炸,看着都很爽,以为是个激情燃片,然而全片也就那几个屈指可数的镜头了。大多数时间看着想睡觉

1941年10月,波多尔斯克军校3500名学员在莫斯科郊外英勇抵抗,等待增援部队的12日中的悲壮故事。年轻学员深厚的友谊、纯真的爱情何等美好,女护士含泪目送爱人奔赴前线的画面,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情节,还有军官与妻子、幼儿拥吻、母子告别热切叮咛,都十分感人。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为保家卫国而参战的人们,值得被永远记住。

基于真实故事改编。学生兵匆忙上前线保卫莫斯科,大致用三个青年的友谊与爱情以及成长作为贯穿全片的主线索。同时电影叙事也有纪实体的倾向,比如各种有台词有结局的配角形象、突然插入但没有下文的间谍事件、以及男一号与主战场莫名其妙脱离的设计,这些在一般剧情片里算是叙事失误了,放在这里的话,可能是编导有意识的在渲染战场的瞬息万变,但看着还是挺费解的。技术方面,男一号与女一号对话的正反打镜头里,背景也设置了其他行色匆匆的学员,学员们上前线时遭遇空袭是用长镜头完成的,后面德军对阵地的轰炸也算做出了场面,这些设计基本做出了战争的临场感,但拍到后面似乎经费不足了,战场环境、人物化妆的标准都有所降低,横跨几个战场的整个战斗过程也显得支离破碎。全片最佳细节是偶遇特工学校学员那段

电影讲述了在德军大踏步向莫斯科的危机时刻,波多尔斯克军校的三千五百名学员与指导员奉命阻击德军的故事。剧情中规中矩,比较平庸,但是偶有亮点,比如一位战士双目失明,却张开双手,说道:我不去医院,我来做点事,我的手还有用,我可以装机枪弹带,这种精神真让人震撼。结局也很感人,那是最后一炮了,也是最后的机会,掩体里已经有四颗敌人扔进来的木柄手雷,之前玛莎勇敢地扔回去一颗,但很快中弹负伤。来不及,也无力再一个个丢回去。没有恐惧与害怕,时间仿佛凝滞了,萨沙眼里只有瞄准镜与敌方坦克的炮管,他一定想到了十几天前的训练场上,他也是这样,全神贯注。发射吧,为了正在撤退的战友们的安危!爆炸了,他们成功了,阿凡纳西看了一眼全家福,萨沙看了一眼玛莎,玛莎坚定地笑着,这是最后一眼了——不能握着天父的手,那就握着剑去天堂。